小学
作文
作文
字数
高中
作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作文 > 650字作文 > > 抗日战争故事6篇

抗日战争故事6篇

发布时间:2020-06-19 07:03:18    来源:精华作文网    访问:

【www.jljhlq.com--650字作文】

(1) [抗日战争故事]抗日战争英雄人物故事作文650字

抗日战争故事_抗日战争英雄人物故事作文650字


抗日战争英雄人物故事作文650字
抗日战争英雄人物故事,高
世园会征文,守护甜心之亚梦黑化(六),读《光辉的旗小抗日战争英雄人物故事,高炎炎的烈日高悬当空,红色的光如火箭般射到地面上,地面着了火,反射出油在沸煎时的火焰来。抗日战争英雄人物故事,高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一个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气,一鼓一鼓的。秋雨洗刷过的天空,像大海一样湛蓝碧透。朵朵白云犹如扬帆起航的轻舟,在水面上慢悠悠地飘浮着。看他年纪不过二十来岁,脸色苍白,像没有睡好觉似的皮泡脸肿。他老是皱着眉头,不大说话。笑纹几乎在他的脸上是绝了迹似的。他穿着一个褪了色的蓝布大褂,好像永远是穿着这么一个一样。清瘦的下巴壳,亮耸的肩膀,显得很没生气。事,我爱祖国,我爱党,我爱我整个城市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狗趴在地上吐出鲜红的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大姨今年三十多岁,高高的个子,鸭蛋脸上有一个端正的鼻子。眼角上有一个端正的鼻子。眼角上爬上了隐约可见的几条鱼尾纹,但眼睛里还透露出一股灵秀的神采。几颗大而亮的星星挂在夜空,仿佛是天上的人儿提着灯笼在巡视那浩瀚的太空。
抗日战争英雄人物故事作文650字
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我喜欢的风味食品,给老师的一封小抗日战争英雄人物故事,冉不久,一个红球即从大洋里冉冉跳出,那水天相连的地方顿时成了一片熊熊的火海。抗日战争英雄人物故事,冉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一个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气,一鼓一鼓的。三唑仑片三唑仑春雨不停地下着,细细的雨丝织成了一张硕大无比的网,从云层里一直垂到地面上,远处黛色的群山,近处粉红的桃花,嫩绿的杨树,柔软的柳枝,都被笼罩在这张无边的大网里,这张网是春姑娘巧手织成的纱巾,盖在天地间,技在群山上。表姐刚来的时候,身穿一件方格衬衣,补了几块补丁,脚穿一双沾着泥土的白凉鞋,走路说话都不敢大声,我们都说她土里土气。可是现在,我们不敢说表姐了。你看她穿一件漂亮的上衣,一条紧身牛仓裤,一双锃亮的高跟鞋,脖子上戴着闪光的金项链,肩上披着长长的黑发,显得神气大方。回到家里又说又笑,像生活在蜜糖中一样。想》演讲稿,我身边的小能人,整个城市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狗趴在地上吐出鲜红的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李阿姨快四十岁了,长年的辛劳,给她眼角留下浅浅的鱼尾印迹。不过,她那浓密油亮的短发,仍是那么乌黑。眼睛虽是单眼皮,但秀气、明亮。那高高的鼻梁下经常有力地紧抿着的嘴唇,显示着青零星的活力。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一个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
抗日战争英雄人物故事作文650字
抗日战争英雄人物故事着候
交通安全知识,我喜欢的风味食品,给老师的一封信,我小抗日战争英雄人物故事着候这时候,夕阳已经衔着山巅了,西面的半边天空,像起了大火球似的,燃烧着一片血红的晚霞。抗日战争英雄人物故事着候暗蓝色的高空中闪耀着一颗白亮耀眼如钻石的星星——启明星。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气,一鼓一鼓的。夏天,雨点哗啦啦。天上的雨点像筛豆子似的往下直掉,打碎了如镜的湖面,吓跑了原本想跳上水面看看雨景的小鱼儿。这时候,一个高个子青年人匆匆忙忙地朝了钢口跑去。他头上戴着鸭舌帽,鸭舌前吊着一副蓝色的眼镜,满脸通红,流着汗水,脚穿帆布袜子和厚鞋,手上戴着帆布手套。功的尝试,我心中的世园会,我盛夏,天热得连蜻蜓都只敢贴着树荫处飞,好像怕阳s光伤了自己的翅膀。他年纪约摸三十五六岁了,鬓角的头发略微秃进去一些,眉毛浓黑而整齐,一双眼睛闪闪有神采。他看人时,十分注意;微笑时,露出一口整齐微白的牙齿;手指粗大,指甲缝里夹着黑泥巴,穿一件旧青布棉袄,腰上束条蓝布围裙。暗蓝色的高空中闪耀着一颗白亮耀眼如钻石的星星——启明星。
抗日战争英雄人物故事作文650字
心中的世园会,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给孔子的一封信,小抗日战争英雄人物故事把路旁的树枝切割着夕阳,把光的碎屑不断地洒向染金的地面。抗日战争英雄人物故事把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一个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气,一鼓一鼓的。苍穹的雨,一丝一丝地飘着,像满天飞舞的细沙;为大地绿物,带来一份希望,滋润在叶梢,也为河塘的水鸭,带来一股愉悦的情趣,觅寻着秋的奥秘。靠近东窗,坐着一个年轻的解放军战士。被汗水浸透了洗得发白的军衣,紧裹着他那健壮而匀称的身躯。他那白中透红的清秀的面孔,像涂了油彩似的闪闪发光。两条漆黑的、细长的眉毛,有力地向上扬,将到顶端时,才弯成形。一双像熟透了的葡萄一样又黑又大的眼睛,机灵地、警觉地扫视着充满汗味和传出鼾声的车厢。他的右手,很自然地伸到衣襟下面,汗湿的手掌,轻轻握着腰间的小手枪。个梦想》演讲稿,我身边的小能整个城市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狗趴在地上吐出鲜红的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他年纪约摸三十五六岁了,鬓角的头发略微秃进去一些,眉毛浓黑而整齐,一双眼睛闪闪有神采。他看人时,十分注意;微笑时,露出一口整齐微白的牙齿;手指粗大,指甲缝里夹着黑泥巴,穿一件旧青布棉袄,腰上束条蓝布围裙。墨蓝色的天空中挂着许多小星星,它们仿佛刚刚从银河里洗过澡似的,亮晶晶的。
抗日战争英雄人物故事作文650字
抗日战争英雄人物故事的
的尝试,我心中的世园会,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给孔子小抗日战争英雄人物故事的早晨的太阳,像牛车的轱辘那么大,像熔化的铁水一样艳红,带着喷薄四射的光芒,坐在东方的岭脊上,用手撩开了轻纱似的薄雾。抗日战争英雄人物故事的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一个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气,一鼓一鼓的。夏天,雨点哗啦啦。天上的雨点像筛豆子似的往下直掉,打碎了如镜的湖面,吓跑了原本想跳上水面看看雨景的小鱼儿。这时候,一个高个子青年人匆匆忙忙地朝了钢口跑去。他头上戴着鸭舌帽,鸭舌前吊着一副蓝色的眼镜,满脸通红,流着汗水,脚穿帆布袜子和厚鞋,手上戴着帆布手套。毕业赠言,古人不远,我最喜欢zuowenku.net整个城市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狗趴在地上吐出鲜红的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更使人感动的是大姨妈雪天作画的事。去年,我又去大姨妈家过年。一天,一场大雪过后,她带我去与生。公园里成了银色世界,我俩仿佛来到了北极。可是大姨妈毫不怕冷,选好了景就动手画了起来。她画啊画啊,嘴唇冻得发紫,手也冻得发红了。我心疼地拉拉她的衣角,轻轻地说:“大姨妈,回去吧,下次再……”可她只是出神地眯着眼看看景、看看画,在纸上来回挥舞着她的画笔……暗蓝色的高空中闪耀着一颗白亮耀眼如钻石的星星——启明星。

(2) [抗日战争故事]抗日烈士董宁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故事

抗日战争故事_抗日烈士董宁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故事


抗日烈士董宁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故事
董宁,原名董连元,1918年生,辽宁省辽阳县人。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河北隆尧边区中心县委委员、冀南特委组织部长、地委宣传部长、地委书记。1943年5月1日,董宁赴任冀南二分区地委书记的第二天,遭到敌人大批部队的合击,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6岁。
战斗到最后一息
“对自己生命做过多的顾虑,那是可耻的行为,要随时准备为革命事业的需要牺牲自己。”这是抗日烈士董宁日记中的一段话。
董宁家住在日本侵略者开办的矿山附近,从小耳闻目睹民田被强占修铁路和人们遭欺凌的凄惨景象。九一八事变的爆发给了年轻的董宁以强烈的刺激。1937年他高中毕业后,决心不给日本侵略者和伪满政府做事,与三个同学一起,瞒着家里跑到关内,在北平准备投考东北大学,继续读书。这时,正好爆发了卢沟桥事件,他毅然决定放弃升大学的愿望,参加到抗日救亡的行列里来。他随大批流亡学生从北平出来,乘津浦路火车到达济南,不久又转到冀南抗日根据地,这时是1938年春,他刚满20岁。
董宁到冀南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党派他去隆尧边区中心县委工作,后来担任该中心县委委员。那时冀南根据地还在创建时期,土匪蜂起,社会秩序极端混乱,人民不得安生。在这种情况下,董宁抱着满腔的热情,在任县、尧山一带领导群众和土匪进行斗争,一股一股地平息土匪;发动群众起来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保卫家乡;在斗争中从涌现出的骨干中发展党员,扩大党的组织。
1938年夏初,平乡县的党组织在敌人疯狂破坏和镇压下,又恢复了活动,这时董宁受党的派遣,随一二九师六八九团到平乡领导这一地区的工作。当时正组建冀南二特委,董宁担任了特委组织部长。此时平乡党组织仍处在地下活动状态,须时刻防备着敌人的破坏和暗害。当时整个冀南地区的情况也都大致如此,就在这种极端复杂的环境中,董宁同特委其他领导同志一起领导了包括平乡县在内的十几个县的工作。
在二特委的领导下,平乡党组织逐渐发展。当时平乡地方的党员多是1935年参加冀南农民暴动的老同志,他们都是一分钱不得,提着脑袋来工作的。董宁对同志们关怀备至,使大家深受感动和鼓舞,决心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革命和抗战中去,努力把工作做好,因此尽管环境险恶,而平乡地方委员会的工作却是蒸蒸日上。
1938年至1939年间,由于日本帝国主义者加紧侵略步伐,平乡县斗争形势非常复杂曲折。董宁立场坚定,坚决执行特委和边区党委的指示,在斗争中旗帜鲜明。那时平乡县委在董宁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六八九团的配合下,在整顿县大队,肃清内奸梁济卿、潘继臣等人的工作中;在粉碎国民党第二政府及民军胡河道武装夺取政权等阴谋斗争中,很快取得了胜利。平乡县经过上述斗争稳定了局势,也为反扫荡做好了准备。
1939年初,董宁调任二地委宣传部长,常活动在巨鹿、平乡、任县一带,滏阳河两岸踏遍了他的足迹。这时日本帝国主义者为了加强侵略需要,重修新(河)巨(鹿)公路,斗争局面更趋艰苦。董宁坚守阵地,积极工作。上级党组织指示扩补正规军,他亲自到日本人眼皮底下的新河县具体领导,使新河县又快又好地完成了扩军任务。
1942年初,董宁按照党的决定,赴北方局党校参加整风学习,在学习中担任支部委员和学习组长。他学习的自传中说:“我是没有什么精神防御线的,我把过去感到最深刻的问题写出来,自己是这个态度:我是什么样,就写什么样。”敌人在太行发动“五一扫荡”,正是董宁同志参加整风学习的时候,左权参谋长在大扫荡中牺牲了,使他深感悲痛,他说:“左权参谋长关心同志不顾自己的忘我精神,给我很大触动,使我认识到:每个共产党员,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具备随时为党牺牲的准备和决心,不能存任何侥幸心理。”一年后,学习期满,他返回冀南根据地,经过整风学习,在思想上、作风上都有了显著的进步。
二地委书记李忠在董宁参加整风学习期间不幸牺牲了,冀南二分区的情况十分严重,党决定派董宁回二分区,接替李忠同志工作,他毫不犹豫地服从了分配。1943年4月20日,董宁赴任。29日,他到达南宫县委机关,同志们送他到分区司令部。第二天南宫的敌人出动大批部队合击军分区,就在这次战斗中董宁被敌人的子弹打中了前颚,一直穿透脑后,他倒下了。在那一瞬间,他对身边的警卫员说:“我身上的皮包内有党内文件,你赶快把它取下来带走……”警卫员取下了皮包,交给了别的负责同志,等警卫员转来时,他已经不能再说第二句话了。他为党、为国家、为人民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董宁同志壮烈牺牲时年仅26岁,那是他刚回到二分区的第二天:1943年的5月1日。

(3) [抗日战争故事]中国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大全

抗日战争故事_中国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大全


中国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大全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王朴
王朴生于1929年,牺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的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4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芦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该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杨靖宇
杨靖宇是我党我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将领。他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05年出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7月,任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等职。他率部长期转战于长白山麓、松花江、鸭绿江畔,活动足迹遍及30个县,是我国的英雄。
杨靖宇牺牲前五天。“讨伐队”将已无力奔跑的杨靖宇包围在一片小树林中。他们逐步逼近到50米处,喊话劝降,对方“连答应的神色也没有,依然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日军见生擒困难就猛烈开火,有一弹击中胸部,对方才“被打倒而绝命”。日军根据追踪估算,认为他缺粮已有半个月,完全断粮也至少在5天以上,能够在零下20摄氏度且没有房屋的山林中坚持下来简直不可思议,于是将遗体送到县医院解剖。当肠胃被切开后,看到的只是草根和棉絮。日本军官狠狠地说:“算他是支那的一条好汉!”日本关东军在烈士殉难处破例举行了一个祭奠仪式和对躯体的葬礼,以杨靖宇的顽强为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人民政府将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赵一曼
在1935年11月,赵一曼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她要团长带队突围,自己担任掩护,左手手腕中弹负伤。她在村里隐蔽养伤被敌人发现,奋起迎战时左大腿骨被子弹打穿,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她被押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受刑后几度昏迷,仍坚贞不屈。她生命垂危时,日寇担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视治疗。
负责看守她的伪满警察董宪勋和医院女护士韩勇义,都为她的英勇所感动,又听她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于是决心参加抗联队伍。在二人帮助下,她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尔滨,朝抗日游击区的方向走。伪骑警队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们乘坐的马车,赵一曼再次被捕。敌人反复折磨了她一个月,她只是怒斥敌人:“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赵一曼负伤被捕解到哈尔滨后,日寇和伪满的警察头目立即对她进行审讯。此时,她伤口不断流出的鲜血湿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绝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国东北的暴行。负责审讯的日本特务恼羞成怒,竟用竹签从她的指甲缝中钉进去,用鞭子狠戳赵一曼的伤口,使她几次昏死过去。
日寇将她送到医院,伤势刚好一点,日寇又在病床前审问,赵一曼依然坚不吐实,日寇拳打脚踢,她的伤口再度破裂,又昏迷过去。医护人员甚至包括看守的警察都对她产生了敬佩。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董存瑞
生辰:1929年10月15日
祭日:1948年5月25日
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决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黄继光(1930~1952)
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农历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积极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最后长眠于沈阳市北陵烈士陵园。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赵尚志
1925年考入哈尔滨许公工业学校。同年“五卅”运动中,积极开展募捐、抵制日货等活动。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因参加反帝爱国斗争,被校方以“不守校规”之名开除学籍。同年11月,赴广州考入黄埔军校。1926年3月,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后,曾积极参与抗议活动和营救被捕的中共党员。同年夏到哈尔滨,领导进步青年进行革命斗争。1926年底至1930年4月,曾2次被捕,在狱中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经营救出狱。1932年初,负责中共满洲省委军委工作。曾与杨靖宇等到工厂、学校宣传抗日,组织工人、学生参加抗日义勇军。1933年10月,任珠河反日游击队队长。1934年2月后,历任东北反日联合军司令、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等职。在东北地区早期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作出了重大贡献。
1942年2月12日,率部袭击梧桐警察分驻所,战斗中,为内奸打伤,昏迷中被敌逮捕,后英勇牺牲。时年34岁。
中国革命先烈——李大钊
李大钊同志1889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那时,中国正处在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和封建统治愈益腐朽而造成的深重灾难之中,国家和民族濒于危亡的边缘。进入二十世纪,辛亥革命爆发、新文化运动涌起,特别是五四运动的发生,使中国社会出现了曙光初现的变化。李大钊同志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走上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
1913年,他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1916年回国后,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抨击旧礼教、旧道德,向封建顽固势力展开猛烈斗争。他和他的战友们改造旧中国的决心和激情,有力激发了当时中国青年的蓬勃朝气和进取精神。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同志备受鼓舞,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和演讲,热情讴歌十月革命。他以敏锐的眼光,深刻认识到这场革命将对二十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也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中国人民求得解放的希望。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他自己的觉悟得到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且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1919年,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李大钊同志热情投入并参与领导了五四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和运动之后,他更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做了大量工作。他在《新青年》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1920年3月,李大钊同志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秋,他又领导建立了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李大钊同志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同志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地区党的工作,在北方广大地区领导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党的组织。1
922年8月到1924年初,他受党的委托,几次往返于北京、上海、广州之间,同孙中山先生商谈国共合作,为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他领导北方党组织发动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军阀斗争,猛烈冲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和北洋军阀统治。
1927年4月,在反动军阀的白色恐怖中,李大钊同志在北京被捕入狱。他受尽各种严刑拷问,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惨遭反动军阀杀害,牺牲时年仅38岁。
中国革命先烈——刘胡兰
刘胡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现已更名为刘胡兰村)。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946年秋,国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不到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刘胡兰配合武工队队员将石佩怀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道:“一个样”。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中国革命先烈——邱少云
邱少云(1931~1952)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出生于四川铜梁县(1997年后属重庆市)关建乡的一个贫农家庭。15岁那年被国民党抓去当兵,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赴朝鲜作战。
1952年10月,为打击在上甘岭的美国和南朝鲜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邱少云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12日上午,敌机向其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他全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
战后,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文艺工作团赠给特等功臣邱少云烈士锦旗上写道:“献给中国人民志愿军伟大战士邱少云永垂不朽”。志愿军第15军全体指战员献给邱少云烈士家属的锦旗上写道:“祖国人民的光荣”。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四川省抗美援朝分会给邱少云烈士家属的锦旗上写道:“光荣之家”。四川省军区司令部、政治部给邱少云烈士的家属的锦旗上写道:“伟大人民的战士,英雄不朽的功绩”。为了表彰邱少云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的革命意志,被中国共产党志愿军某部委员会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于1952年11月6日给他追记特等功,1953年6月1日追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同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议会常务委员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勋章、一级国旗勋章,并将邱少云的名字刻在金化西面的391高地石壁上:“为整体、为胜利而牺牲的伟大的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中国革命先烈——罗盛教
罗盛教,1931年生,湖南省新化县人。
原名雨成,新化县松山乡人。少时在维新、文德小学读书,后因家贫辍学。1945年冬,去乾城县所里镇(今吉首)叔父家。翌年春,入省立九师附小就读。1947年,考入省立九师,毕业后升入省立十三中学高中部求学,并改名罗盛教。
由于家境贫寒,罗盛教11岁时才上小学,只念了一年半就失学了。为了有口饭吃,父亲将他送去当了道士。14岁那年,他不得不到镇上叔叔开的杂货铺帮工。
1949年,罗盛教的家乡解放了。这年11月,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湘西军政干部学校的一名学员。罗盛教文化程度较低,听起课来感到吃力,抓不住重点,笔记记不全。为了不掉队,每次下课后,他都要将别人的笔记借来,和自己的笔记对照,查缺补课,然后用钢笔工工整整地抄写一遍。在建校劳动中,需要将倒在河中的一棵树抬到岸上搭桥用。罗盛教第一个跳进冰冷的河水中。在他的带动下,全班二三十个同学都跳进河里,终于将树拖上了岸,搭起了桥。1950年2月1日,罗盛教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1年4月,罗盛教响应党的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并随部队奔赴朝鲜。
任志愿军第47军141师侦察队文书。在朝鲜他曾参加了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
在朝鲜的日子里,罗盛教时时感到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他和驻地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的老乡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经常帮房东大妈担水、劈柴,乡亲们都夸奖罗盛教是好样的。
1952年1月2日清晨,罗盛教和战友宋惠云一起去河边练习投掷榴弹。正值隆冬季节,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盖住,几个儿童正在滑冰,笑声阵阵。忽然,传来了呼救声,有人掉进冰窟窿了!罗盛教抓起自己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弯腰,直冲过去。他一边跑一边飞快地脱掉身上的衣服,接着跳进了冰河里。过了好一会,罗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气,又钻进水里。又过了一会,罗盛教终于将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当那少年两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时,突然,哗啦一声,冰又塌了,少年连人带冰又落入水中。这时罗盛教全身已冻得发紫,体力已快消耗殆尽,但他却又一次潜入水中,好久,才用头和肩将少年顶出水面。这时宋惠云已将一根电线杆拖到河边,少年抱住电线杆被拉上了岸。人们急切地等待着罗盛教,然而,他却再也没有上来。为了救落水的朝鲜儿童,罗盛教英勇献身。
全村老百姓都赶到了河边,沉痛哀悼这位英雄的志愿军战士。村民们将罗盛教安葬在村庄边的佛体洞山。
1952年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罗盛教追记特等功,同时授予“一级模范”、“特等功臣”的称号。同年4月1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决定追认罗盛教为“模范青年团员”。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及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4) [抗日战争故事]革命故事读后感200字

抗日战争故事_革命故事读后感200字


我读了许多革命故事,比如董存瑞炸碉堡、黄继光堵抢眼、火烧邱少云……我被书中一位位英雄所感动,我的眼睛湿润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和我们年纪相仿的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王二小1929年出生在河北省的一个小村庄里。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当时的王二小是一名儿童团员,他经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这一天,日本鬼子又来扫荡了,走到山口时却迷路了,他们抓住二小,让他带路。这位小英雄从容地走在前面,为了保护乡亲们,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残忍地杀害了王二小。二小牺牲后,他的鲜血染红了大石头。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还创作了歌曲。
读完这个故事,我痛恨那些无恶不作、惨无人道的日本侵略者。也为这位机智勇敢、挺身而出,最终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小英雄感到惋惜。
每当我们听到嘹亮的国歌,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这面鲜艳的旗帜是无数烈士用鲜血染红的。他们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作为一名少年军校的小学生,我们要时刻铭记历史,在今天这样美好的环境下努力学习、发奋读书,为建设更强大的祖国出一份力。

(5) [抗日战争故事]《小兵张嘎》读后感作文350字

抗日战争故事_《小兵张嘎》读后感作文350字


《小兵张嘎》读后感作文350字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小英雄事迹:十三岁的小兵张嘎离开自己的亲人,到白洋淀当小八路。他用自己的智慧,智斗可恶的日本法西斯。他机灵勇敢、胸怀大志。有一颗善良的心。我非常敬佩他。别看他长得虎头虎脑的,其实他是一个机灵勇敢的抗日小英雄。他本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怎么去当抗日英雄呢?这个问题使我深深陷入了沉思。
张嘎的童年与我们的童年是一样的,大家的童年都是充满了快乐与欢笑,张嘎的微笑是因为某次战斗胜利,而我们的微笑并不是因为某次战斗胜利啊!特别是本书的第十八章,更清晰生动地表现出了张嘎的机灵勇敢。张嘎在“红眼儿”面前装疯,说自己要抽烟,“红眼儿”才不把他当成回事,把一根抽过的烟头给他,“红眼儿”哪想到张嘎竟敢把烟头放进“太君”的口袋里,弄得自己差点被肥田一郎吊梁烧死。你说张嘎可爱不?
读完张嘎的故事,我再回头想想自己,我与张嘎的距离实在拉得太大了。张嘎敢于做一些不太可能成功的事。而我却恰恰相反,一天晚上,我做完作业已经九点多了,可妈妈还要我做家务。我想:明天还要值日呢!于是我睡觉去了,现在我一想起这件事情,我就感到羞愧。
小兵张嘎的故事永远值得我们怀念,他的性格和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小兵张嘎》读后感作文350字
前两天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小兵张嘎》。这是一个小英雄的故事。在白洋淀边上有条村子叫“鬼不灵”,小兵张嘎从小就在那儿住。他5岁的时候妈妈就病死了,爸爸也被日本鬼子打死了,他和他奶奶相依为命。西院有一位养伤的八路军是区队的侦察排长,名叫钟亮。有一天,小兵张嘎看钟亮同志正在削一把木头手枪,他想“一定是给我的。”没等老钟削完他就抢过来,钟叔说“是给一个抗日小英雄的。”打这以后,小兵张嘎就决定立志做个“抗日小英雄”。特别是在日本鬼子肥田一郎把老奶奶杀死又把老钟叔叔抓走后,小兵张嘎便下决心要参军,要为奶奶和钟叔叔报仇。小兵张嘎参了军后,用他的机智勇敢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中获得了胜利!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一次战斗:区队长安排张嘎去引敌人到埋伏区。小兵张嘎带着鸡蛋去哄骗日本鬼子,使日本鬼子来到了埋伏区,“轰”的一声,敌人的一部分部队被炸,大个李拿着机枪掩护战友们前进,在20分钟内就把日本打败了。
张嘎的童年和我们不一样,他从小就没有了亲人,但是他还是勇敢的面对,用自己的机智勇敢为抗日战争做贡献。我体会到:我们要象小兵张嘎那样勇敢机灵,从小胸怀大志,遇到困难要勇于克服困难。
记得有一次,老师布置了许多作业,我累得都动不了就在哭,不愿意动脑筋,想放弃。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决心要改正这种怕困难、不爱动脑筋的坏习惯,做什么事都要勇敢面对。
《小兵张嘎》读后感作文350字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完了《小兵张嘎》这本书。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但在一次日本鬼子的扫荡中,张嘎的奶奶不幸被害。嘎子为了替奶奶报仇想加入八路军,共产党看嘎子年龄太小没有同意,但是嘎子从不灰心,在他的努力下终于当上了八路。嘎子小小年纪便有了入八路打鬼子的志愿。他的勇气、聪明才智,还有吃苦耐劳的毅力让我感动,感动他对友情的生死与共;感动他与奶奶的深厚感情;感动他们为了抗日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
阅读此书,仿佛置身于那战火纷飞的激情年代,仿佛听到了英雄们在战争中那铿锵有力的步履,仿佛看到了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抗击日寇的动人场面,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崇高的民族精神。那如火如荼的战争岁月,那可敬可爱的英雄人民,那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那至诚至厚的人格魅力,感人至深,催人奋进。
阅读此书,感触颇深。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与日本侵略者进行的一场正义与邪恶、进步与反动的生死较量。今天重温那段血与火的悲壮历史,不能不感慨万千,虽然现在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世界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但是,抗日战争留给我们的历史启迪仍然弥足珍贵,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正如聂荣臻同志所说:“用尽全国一切文字也形容不出敌人的残暴。”惨案桩桩,血债累累,宛如扎在人们心中的一把刀,无以复加的痛楚击打着我们的心灵,时刻提醒我们勿忘国耻。
《小兵张嘎》读后感作文350字
从小,我就喜欢看一些抗日影片,如《闪闪的红星》、《地道战》、《地雷战》、《亮剑》、《小兵张嘎》等,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兵张嘎》,尤其是里边的主人公——张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嘎子经常帮部队完成任务。一次,嘎子正在芦苇荡里走,看见一个日本人迷路了,嘎子想:“我一定要把他杀了!”嘎子发现旁边有一个猎人挖的陷阱,嘎子想这一定让鬼子始料未及。嘎子在陷阱旁装着整理芦苇,被鬼子发现了,鬼子蹑手蹑脚地走过来,还没来得及抓嘎子,就掉陷阱里了。嘎子哼着小曲儿,用芦苇把陷阱盖着,里面的小鬼子叫道:“放我出来!放我出来!”嘎子哼着小曲儿走了。嘎子真是一个聪明机智,爱动脑筋的人。
对于这些爱国小英雄,对反动分子丝毫无法动摇不了他们这种爱国的精神,反而他们更加爱国的精神更加强烈!让我感到十分愧疚。想起自己写作文的时候,花了不少时间才写了几页,就泄气了;学习上遇到什么小挫折,就想放弃。可今天起,在小英雄面前,使我明白了:越是在困难重重的路上,就越需要我们去鼓起勇气去尝试;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困难。
《小兵张嘎》读后感作文350字
《小兵张嘎》这部电影我看过几遍了,张嘎的机智聪明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假期里,我又有了时间看了一遍。我再一次被张嘎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
电影中主要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冀中平原的白洋淀边上的一个叫鬼不灵的村子里,有个叫嘎子的小男孩
+,他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和奶奶相依为命。他聪明顽皮又懂事。在鬼不灵村养伤的老钟叔送给他一把木头枪,他特别喜爱。一天,老钟叔被捕,疼爱他的奶奶也被鬼子打死了,张嘎怀恨在心,决心要为老钟叔和奶奶报仇。他一直渴望有一把属于自己的真枪。在他的强烈要求下,区队长允许他当了小八路。他很勇敢,第一次遇到“敌人”(其实是自己人),就用那把木头枪来吓唬罗金保,用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量去夺那个人的枪;他争强好胜,为了拿到小胖墩的“皮影”,用摔跤来赌输赢,要输的时候,竟然咬人,受到批评后不服气,居然用草团堵住小胖墩儿家的烟囱,看到人家被烟呛,他在房顶上乐得前仰后合,后来知道错了,就诚心地去给老满叔和小胖墩道歉。张嘎机智勇敢,受到大家的喜爱,在与鬼子交战的紧急关头,他把一挂鞭炮挂在狗尾巴上,引来了敌人的主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敌人消灭了。在庆祝鬼不灵一战的胜利大会上,嘎子终于得到了一把属于自己的真正的手枪。从此,他也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人民小战士。
我看着这部电影,有时为嘎子的调皮笑出声,有时又为他处在危险的时候捏着一把汗。看完了这部电影,我在想,如果嘎子生活在我们这个年代,也一定会和我们一样过着幸福的生活,也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我会和他做好朋友,学习他勇敢机智的精神。他也一定会是一个好学生。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长大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小兵张嘎》读后感作文350字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完了《小兵张嘎》这本书。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但在一次日本鬼子的扫荡中,张嘎的奶奶不幸被害。嘎子为了替奶奶报仇想加入八路军,共产党看嘎子年龄太小没有同意,但是嘎子从不灰心,在他的努力下终于当上了八路。嘎子小小年纪便有了入八路打鬼子的志愿。他的勇气、聪明才智,还有吃苦耐劳的毅力让我感动,感动他对友情的生死与共;感动他与奶奶的深厚感情;感动他们为了抗日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
阅读此书,仿佛置身于那战火纷飞的激情年代,仿佛听到了英雄们在战争中那铿锵有力的步履,仿佛看到了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抗击日寇的动人场面,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崇高的民族精神。那如火如荼的战争岁月,那可敬可爱的英雄人民,那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那至诚至厚的人格魅力,感人至深,催人奋进。
阅读此书,感触颇深。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与日本侵略者进行的一场正义与邪恶、进步与反动的生死较量。今天重温那段血与火的悲壮历史,不能不感慨万千,虽然现在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世界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但是,抗日战争留给我们的历史启迪仍然弥足珍贵,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正如聂荣臻同志所说:“用尽全国一切文字也形容不出敌人的残暴。”惨案桩桩,血债累累,宛如扎在人们心中的一把刀,无以复加的痛楚击打着我们的心灵,时刻提醒我们勿忘国耻。

(6) [抗日战争故事]红色电影《地道战》观后感800字

抗日战争故事_红色电影《地道战》观后感800字


红色电影《地道战》观后感800字
地道战,描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段经典故事。
一开片,黑白画面和嘹亮的红歌,深深地吸引了我。黑白之间,透露着闪亮的精神,是现在缺少的一种淳朴的韧劲;嘹亮红歌,唱响的是那一代的风貌,将我们引领进那段岁月,感受那段岁月人们经历的过往,或沧桑,或澎湃,或凄凉,或美好。但,那一段剪影却让我们看到了彼时中国革命的朝气蓬勃,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与团结。
这是在1942年,高老庄的人民群众为了保卫祖国,集智集勇,最终歼灭了敌人。在消灭敌人的过程中,高老庄的人民在战争中学习,在战争中进步,虽然经历了许多困难,但是,坚持就是胜利的精神支撑着他们,勇敢的力量在支持着他们。
最初,高老庄人民为了藏身,开始挖地道。村里动用了全村男女老少的力量,初建成了地道。刚建成没多久,黑风口的日军就来袭击高老庄的人民,老村长为了全村人的安全去敲警钟而牺牲了自己。这正是保卫祖国,保卫人民,把自己放第二位的思想的体现。老村长是勇敢的,无私的。
但是,由于地道工作不够完善,战术不够成熟,地道被破坏。区长及游击队的及时赶到让人民幸免于难。通过这次教训,高老庄的人民吸取了经验和教训,采用了地上打和地下藏相结合的战术,来攻打和防御。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人民团结起来,集中智慧和力量,勇敢地面对比自己武装力量强大的敌人,即便一开始不会打,但是在战争中学习,在战争中进步的思想是可贵的,是值得敬佩的,我们应该好好学习这种勇敢面对的思想和勇气。
后来,高老庄来了自称是武工队的几个人,不过,细心敏锐的高传宝看出了倪端,索性将计就计,将汉奸带入了地道,来个措手不及。当真正的武工队来后,他们带领高老庄的人民歼灭黑风口的敌人。
黑风口的敌人在和高老庄人民交战后,被狠狠地打击了。在这之后,黑风口的日军又想偷袭高老庄。高老庄的人民联合游击队和武工队,有勇有谋地歼灭了来袭的敌人,还消灭了黑风口的所有敌人。打了漂亮的一仗。
这是团结的力量,也是团结的智慧,更重要的是一种信念,一种誓死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信念。正是这种信念,让人民能够在武装力量超过自己好几倍的敌人面前,依然勇猛和坚强,并且战胜敌人。这是我们应该牢记在心,并且学习的。
红色电影《地道战》观后感800字
记忆中,很久没看黑白电影了,似乎已经淡忘了,但在我们这些90后大学生的心中并不代表消失了,因为当那熟悉的革命奋斗旋律响起时,我们便找回了那些年学校里组织在国旗广场前看电影的那段欢乐的、难以忘怀的时光。黑白电影,它充满了浓郁年代感,不仅这样,其骨子里还流淌着革命的本质,传达出一种当时的人们朴实自然的品质却又隐藏着一种强大的张力给予你无限的力量。我想抗日战争片《地道战》就是这样一部好的黑白电影。
虽然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社会之中,但这样一部好的电影依然是我热血沸腾,仿佛回到了那个用鲜血染红红领巾的时代。我想之所以有如此的感触,是因为“地道战”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片中人们对革命的无私奉献,更多的是对生命的可敬,对高尚情节的追求,对那些勤劳而充满智慧的中华儿女的崇敬爱戴之情。
1942年,霸道的日本军侵入中华儿女的国土,在中国冀中平原上,有这样一群英勇奋战的男女士兵,凭着一颗爱国的心,从四面八方赶来集齐,准备战斗。为了能顺利的战胜日本军,冀中根据地的人民用智慧作战,展开了挖地道的行动,我方士兵运用野外地道站的战术围困敌人,打死民兵败类汤丙会,活捉日寇山田,终于胜利的钟声响遍冀中平原。
在影片中,有很多人物形象都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象。有智谋的高传宝,令我无比的佩服;有忠诚至上的老钟叔,有让人臭骂的汉奸汤司令,还有那个令人恨之入骨、穷凶及恶的日本山田队长,这些老演员所刻画的深刻的人物形象仿佛如电影中那些经常响起的动听的音乐一样,时时萦绕在耳边,难以挥之。
电影结束了,我却还意犹未尽,脑海中还都是当地人们作战的画面。那么的铿锵有力,那么的富有感染力,使我看完之后内心热血沸腾,感触颇多。我想那是一份对高传宝同志的敬佩之情,一份对士兵们顽强斗争意www.99zuowen.com志的佩服,一份对司令可笑举止的愤恨,一份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
与其说地道战中的地道是奇迹,还不如说冀中平原上的那些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伟大人们才是奇迹,是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地道,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自己的家园,捍卫了中国的领土,是他们在名族抗日战争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的印记。而正是这一点,才会让我们每次在看这种红色电影时,内心会产生了一丝感动,一种莫名的冲动,一份对人性、对自由、对和平的强烈渴望,一份久违了的爱国情结。
红色电影《地道战》观后感800字
这次看的电影《地道战》是一部1965年的经典老电影了,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众并没有向残忍扫荡的鬼子屈服,他们这群“土八路”用自己强烈的爱国情操和一种你能够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运用自己的智慧,团结一致,不断改进他们的地道战战略,就像电影中说的“他们有他们的一套打法,我们有我们的一套打法。”事实也证明了,这精妙的地道战让鬼子进来了,一个也出不去。
正如我们在电影中所看到的,地道战这个方法并不是一开始就有如此神奇和令人惊叹的效果的,第一次地道战是失败的,被进村的鬼子弄得一塌糊涂。可是村民们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他们越挫越勇,经过改良和设计,终于完成了进可攻退可守,地上地下都能作战,从单一的躲藏成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并逐渐形成了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的地道网,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冀中地区高家庄人民,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和民兵队长高传宝的带领下,和日寇巧妙周旋,终于打得日军节节败退,落花流水,最终成功占领黑风口据点。
电影中最让我感动的人物是高老忠,虽然他在整部电影中出现的时间很短,可他的大义凛然,无惧生死深深的震撼了我。在夜晚独自一人去散步的高老忠意外发现了来偷袭高家庄的日军,他奋力奔跑,只为了摇响警钟,告诉村民日军来了,快躲进地道。即使被日军发现,即使知道自己会死,他也那么毫不犹豫地,用力地去敲响警钟。身中数枪的高老忠依旧没忘向日军掷去一枚炸弹,死得何其悲壮,何其令人动容。
电影中提到一句话,“分不清哪个是百姓,哪个是八路军。”这句话是汉奸对日军首领说的,这句话应证了军民一家,这也正是共产党的特点。全国民众都在毛泽东思想的带领下,勇敢地迎击敌军,发挥自身的优势来对抗对方的劣势。哪个时候的中国并不强大,也没有先进的作战武器,但是我们有全民一心的意志力,精神的强大使得八路军最终战胜了日军,赢得了胜利。
这部电影使我对于抗日战争,对于当时的“土八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用所有爱国军民的血和汗,还有决不放弃的精神和智慧换来的伟大胜利,每一个流淌着中国血液人的炎黄子孙都应位置深深骄傲,我们有了不起的先人!
编辑推荐:
更多读后感范文进入读后感大全:http://www.99zuowen.com/duhougan/
更多读书笔记范文进入读书笔记大全:http://www.99zuowen.com/dushubiji/

本文来源:http://www.jljhlq.com/z103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