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作文
作文
字数
高中
作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素材 > > 钱塘江导游词(共7篇)

钱塘江导游词(共7篇)

发布时间:2018-05-29 20:00:02    来源:精华作文网    访问:

【www.jljhlq.com--作文素材】

钱塘江导游词(一)

观潮的导游词 200字

尊敬的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钱塘江,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
林,你们可以叫我小林
在钱塘江边,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最著名的是钱塘江大潮!

今天由我将带领你们一起去看钱塘江大潮.

你们可能还不知道
钱塘江大潮
形成的原因吧?让我来告诉大家吧!


钱塘江大潮
这和当地的地质有关.
钱塘江入海的地方叫杭州湾.
杭州
湾外宽

窄,呈喇叭形.东面湾口宽达一百公里,而西面的海宁市盐官
镇附近,却只有三公里.涨潮时,海潮从湾口入,向西奔涌而来,受两
旁的挤压,水面越来越窄,涌潮后推前阻,越来越高,形成了汹涌澎湃
的壮观景象.





尊敬的游客,今天是八月十八,是观潮最好的时间,因为今
天太阳、月亮、地球在一条线上,引力最大,所以八月十八是观潮最
好的一天.
下面,我们将登上海塘大堤观潮.
大家看,现在江面很平
静.
海塘大堤上人山人海,万头攒动,大家焦急地等待着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游客们,
现在时午后
1
点了,
大家听到远处隆隆的响声了吗?好
像闷雷滚动,这说明潮快来了,虽然潮还没有出现.大家看,东边水
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大家小心,
潮马上就要来了,别被冲
去啊!

快看,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
只见
潮水像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皮白色的战马齐头
并进,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震耳欲聋.



游客朋友们,
此时浪潮过去了,
你们大家一定感受到了
“天下奇观”
的雄伟吧!


亲爱的游客们,
今天的行程到此结束,
大家有空再来钱塘江观潮吧!
最后祝大家观潮愉快! 【钱塘江导游词】

钱塘江导游词(二)

西湖导游词500字
快快快!好的加悬赏!

大家好,很荣幸今天能带大家一起来游西湖.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杭州市市中心,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湖面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水面原面积5.64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岛屿为6.3平方公里,湖岸周长15公里.平均深度1.21米,最大深度6.52米,最浅处不到1米,最泞处有5米多.如今伴随着“西湖西进”扩大为6.5平方公里,基本达到了300年前西湖的面积.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个部分.西湖与钱塘江沟通后,每天引入钱塘江水约30万立方米,西湖水由原来的一年一换变成每月一换,透明度由原来的不足60厘米提升到120厘米.原为古海湾,钱塘江泥沙淤阻后形成.
  西湖是一个历史悠久、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古迹遍布,山水秀丽,景色宜人.
西湖处处有胜景,历史上除有"钱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和1985年评出的"新西湖十景".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公理的园林风景区内,分布着主在风景名胜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30多处.概括起来西湖风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为胜.1982年西湖被确定为国家风景名胜区,198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2007年5月8日,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钱塘江导游词(三)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能上公开课的课文有哪些

四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教案《观潮》 
 
1 、观潮 学习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3. 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学习重难点: 
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课前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课前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教师进行充满感情的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 
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让学生让黑板板书) 3.(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       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 
师:很少有人能看到这壮丽的景观,你们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的说给大家听?课文中有许多形象的词语,咱们讲的时候会用到,打开书,在写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用了很多形象的词语,你动笔画一画,然后在找小组读一读.要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听取别人的建议.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 )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22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过程. 师:我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你为什么要在八月十八日观潮?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预习情况. 
小学四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①读准多音字:闷(mèn)雷 薄(bó)雾 风号(háo)浪吼(hǒu)涨(zhǎng)起 颤(chàn)动 
涨(zhǎng)起 颤(chàn)动 ②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横贯 山崩地裂 人声鼎沸 漫天卷地 ③指名读课文,正音. ④同桌互读,评定等级. 
(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介绍钱江潮. 
2.理清文脉.(1)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2)同桌交流. (3)说说各段的段意. 三、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附:板书 
观潮 潮来前 潮来时 潮过后 (时间顺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师生交流,品读.      潮来前 笼罩薄雾 风平浪静 
(板书)观潮   潮来时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潮去时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在这个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朗读来体会钱塘江来前的平静、美丽,来时的汹涌、

雄伟,去时的余威未减.同时,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词义,体会作者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风平浪静)指导朗读.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3.小组合作学习.(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 句独特的感悟.注意品读结合: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远 近) 
(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 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 (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适时板书: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 
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2.(放录像)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内容) 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结

钱塘江导游词(四)

扩写观潮第三段谢谢

2.学习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
,霎时,
,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3.介绍有关扩展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 说说海潮什么样 (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 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 (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22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过程.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
(1)出示"潮,浩,沸,涨"卡片,指名读,说说共同点.(偏旁相同,都是
.)组词:观潮,浩浩荡荡,沸腾,涨潮……
(2)出示"犹,据,踮,恢"指名读.组词:犹如,根据,踮脚,恢复……
(3)出示"罩,薄,崩,霎",说说特点:上下结构的
.组词:笼罩,薄雾,
,霎时……
(4)出示"闷":里外结构.组词:闷雷.读音:mèn
(5)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 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
如"罩"字,口诀:"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
三,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板书)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
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附:板书
观潮 潮来前 潮来时 潮过后
(时间顺序)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 (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 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 (板书:笼罩白雾
)指导朗读.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从哪感受到的 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3,
.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的感悟.注意品读结合: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远近)
(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
.(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
(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
的气势雄伟壮观 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
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适时板书: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
为"天下奇观"了吗 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
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2,(放录像)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内容)
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结
附:

课后反思:
《秋游景山》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能读准
"累,冲",理解25个
的意思.
2.能按照游览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说出各段的主要意思.
3.理解本课的主要写作特点,模仿第2自然段写一个总分语段.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至7自然段.
5.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继续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在分段中能找出表示地点的词语作为分段标志,模仿第2自然段写一个总分语段.
教学难点:讨论分段和概括段落的主要意思.
第一课时
(一)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新词;能正确认读
"累,冲";能根据词语选择字义.
2.能抓住地点变换的词语进行分段,理解第1段的主要内容.
3.感受北京景山公园美丽的景色.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11 秋游景山
(1)启发式谈话:同学们去过北京吗 是否游览过北京的景山公园 谁能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下
(3)今天,就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走进景山公园,去领略一下那儿的美丽景色吧!
(4)录音朗读,学生闭目欣赏.
2.自学生字词,理清脉络.
(1)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①学会本课12个生字,2个
,理解新词.
②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③提出不懂的问题.
(2)检查自学字词效果.
①指名轮读课文,集体正音.
②质疑释疑.
(3)学习按地点转换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①作者在景山游览了哪些地方,用"--"在文中划出表示地点的词语.
②教师点拨:"朝西望,向南望,往东看"是作者登上万春亭所看到的
的景色,因此把它们归并在一起.
③讨论分段,说说分段的理由.
3.学习第1段.
(1)自由读第1段,思考:在什么时间,地点,看到哪些景物
(1)联系上下文理解"红柱黄瓦""映衬""节日的礼花""
"等词语的意思.
(3)指名说说这段的主要意思.
4.作业.
完成《
》第1,3,4题.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2段,理解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2.仿写一个总分语段.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1.复习.
(1)听写词语.
(2)齐声朗读第2段,说说这段的主要意思.
2.学习第2段,仿写一个总分语段.
(1)自由读第2段,口头填空:
我们来到果园里,看到( ).
(2)投影,出示语段:
果园里各种果树果实累累.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微笑;红艳艳的
像挤在一起的胖娃娃,扒开绿叶笑眯眯地往外瞧;金黄的大柿子把树枝压弯了腰.好一派迷人的秋色!
(3)你从哪里感受到果园里果实累累
①用"一"划出具体描写果实累累的句子.
②反复研读,体会感受到颜色美,果实多,个儿大.
(4)小结写法:这是一个总分段式.作者抓住果园里水果的颜色美,果实多,个儿大来描绘出果实累累的迷人景色,并运用了比喻,拟人的
.
(5)仿照第2段的写法,描写一段"夏天果园里果实累累的景象".
①夏天果园里会有哪些水果
②选择一种水果加以描述.(相互交流,评议,拓展思路)
③按总分段式写一个语段.
3.作业.
完成《
》第5,6(1)(2)题.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第3段,并背诵.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1.学习第3段.
(1)轻声读第3段,思考:离开果园,"我们"来到什么地方 举目眺望,又看到了什么
(1)这一段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用"."圈出方位词.
(3)激发兴趣:
各个方位所展示的景色都十分美丽.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所喜爱的一个方位认真研读,感受它的
.
(第4,5,6自然段可根据学生的选读随机安排)
(4)有感情地朗读第3段,说说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钱塘江导游词(五)

<<观潮>>解说词作文

【钱塘江导游词】 [<<观潮>>解说词作文]<<观潮>>解说词    大家好!我叫刘维维,我是小白鸽导游的一名成员,上次,我还带领大家去参观过五彩池呢!这一次我要带领大家去参观自古以来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吧!我们...【钱塘江导游词】

钱塘江导游词(六)

导游词?、、【钱塘江导游词】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游览观光的讲解词.其作用有三:一是引导游客观光游览,二是宣传旅游景点.二者相辅相承密不可分.只有在掌握丰富的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系统的加工整理,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丰富和完善,才能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导游词.
导游词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一、习惯用语.即游览前的“欢迎词”、游览结束时的“欢送词”等.
二、整体介绍.用概述法介绍旅游目的地,帮助游客宏观了解,引发游客兴趣.
三、重点讲解.即对主要游览内容的详细讲述,因而是导游词最重要最精彩的组成部分.
导游词的写作要求是:
一、强调知识性.
一篇优秀的导游调必须有丰富的内容,溶入各类知识并旁征博引、融会贯通、引人人胜.
导游词的内容必须准确无误,令人信服.
导游词不能只满足于一般性介绍,还要注重深层次的内容,如:同类事物的鉴赏、有关诗词的点缀、名家的评论等.这样,会提高导游词的档次水准.
二、讲究口语化.
导游语言是一种具有丰富表达力、生动形象的口头语言,这就是说,在导游创作中要注意多用日语词汇和浅显易懂的书面语词汇.要避免难懂的书面语词汇和音节拗口的词汇.多用短句,以便讲起来顺口,听起来轻松.
强调导游口语化,不意味着忽视语言的规范化.编写导游词必须注意语言的品味.
三、突出趣味性.
为了突出导游调的趣味性,必须注意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1)编织故事情节.讲解一个景点,要不失时机的穿插趣味盎然访传说和民间故事,以激起游客的兴趣和好奇心理.但是,选用的传说故事必须是健康的,并与景观密切相连.(2)语言生动形象,用词丰富多变.主动形象的语言能将游客导入意境,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3)恰当地运用修辞方法.导游词中,恰当地运用比喻、比拟、夸张、象征等手法,可使静止的景观深化为生动鲜活的画面,揭示出事物的内在美,使游客沉浸陶醉.(4)幽默风趣的蕴味.幽默风趣是导游词艺术性的重要体现,可使其锦上添花,气氛轻松.(5)情感亲切.导游词语言应是文明、友好和富有人情味的语言,应言之有情,让游客赏心悦耳、倍感亲切温暖.(6)随机应变,临场发挥.导游词创作成功与否,不仅表现其知识渊博,也反映出导游技能技巧.
回、重点突出.
每个景点都有代表性的景观,每个景观又都从不同角度反映出它的特色内容.导游词必须在照顾全面的情况下突出重点.面面俱到,没有重点的导游词是不成功的.
五、要有针对性.
导游词不是以一代百、千篇一律的.它必须是从实际以发,因人、因时而异,要有的放矢,即根据不同的游客以及当时的情绪和周围的环境进行导游讲解之用.切忌不顾游客千差万别,导游词仅一篇的现象.编写导游词一般应有假设对象,这样才能有针对性.
六、重视品位
创作导游词必须注意提高品位,一要强调思想品位,因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导游员义不容辞的职责;二要讲究文学品位,导游词的语言应该是规范的,文字是准确的,结构是严谨的,内容层次是符合逻辑的,这是对一片导游词的基本要求.如果再在关键之外适当的引经据典,得体地运用写诗词名句和名人警句,就会是导游词的文学品位更为提高.【钱塘江导游词】

钱塘江导游词(七)

写导游词

这里就是美丽又圣洁的布达拉宫,请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布达拉宫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建筑群,海拔3700多米,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
在布达拉宫的每一座殿堂的四壁和走廊里,几乎都可以看到壁画.布达拉宫分为两大部分:红宫和白宫.居中央是红宫,主要用于供奉佛神和宗教事务,红宫内安放前世达赖遗体的灵塔,在这些灵塔中,以五世达赖的灵塔最为壮观;两旁的是白宫,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就是在这里.
布达拉宫内部绘有大量的壁画,构成一座巨大的绘画艺术长廊,先后参加壁画绘制的近有二百人,先后用去十余年时间.壁画的题材有西藏佛教发展的历史,无世达喇嘛生平,文成公主进藏的过程,西藏古代建筑形象和大量佛像,金刚是一部珍贵的历史画篆.布达拉宫中各座殿堂中保存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和佛教艺术品.无世达的灵塔,座落在灵塔殿中.塔高14.85米,是宫中最高的灵塔,塔身用黄金包裹,并嵌满各种珠宝玉石,建造中耗费黄金11万两.其它几座灵塔虽不如达赖喇嘛灵塔高大,其外表的装饰同样使用大量黄金和珠宝,可谓价值连城.
宫内珍藏大量佛像、壁画、藏经册印、古玩珠宝,具有很高的学术和艺术价值.是西藏最宝贵的宗教和文化宝库,已经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布达拉宫整体为石木结构宫殿外墙厚达2~5米,基础直接埋入岩层.墙身全部用花岗岩砌筑,高达数十米,每隔一段距离,中间灌注铁汁,进行加固,提高了墙体抗震能力,坚固稳定.屋顶和窗檐用木制结构,飞檐外挑,屋角翘起,铜瓦鎏金,用鎏金经幢,宝瓶,摩蝎鱼和金翅乌做,脊饰.闪亮的屋顶采用歇山式和攒尖式,具有汉代建筑风格.屋檐下的墙面装饰有鎏金铜饰,形象都是佛教法器式八宝,有浓重的藏传佛教色彩.柱身和粱仿上布满了鲜艳的彩画和华丽的雕饰.内不廊道交错,殿堂杂陈,空间曲折莫测,置身其中,步入神秘世界.
布达拉宫坐落于红山,它起基于山的南坡,依据山势蜿蜒修筑到山顶,高达110多米.全部是石、木结构,下宽上窄,镏金瓦盖顶,结构严谨.从山脚仰望,更觉其建筑巍峨雄伟,气势磅礴.宫墙由花岗岩砌成,洁白的白宫环护上座的红宫,在蓝天雪山的陪衬上,显得格外壮丽,仿佛是圣洁和庄严的化身.

本文来源:http://www.jljhlq.com/z3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