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作文
作文
字数
高中
作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作文 > 读后感 > > 西安事变害了中国5篇

西安事变害了中国5篇

发布时间:2020-06-26 07:02:54    来源:精华作文网    访问:

【www.jljhlq.com--读后感】

第一篇西安事变害了中国:纪念西安事变_《我爱中国共产党》读后感500字


前几天,我读了《我爱中国共产党》这本书,里面分为两辑,第一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第二辑“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这本书中使我感触深刻的是上辑中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是于1936年12月14日凌晨。开始直到1936年12月22日才终于,结束了的战争。
蒋介石用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在1936年10月下旬,蒋介石调遣嫡系部队30个师,准备开入陕甘,一面“围剿”红军,一面防范东北军与17路军。
结束,是想都不用想,战败,而且还将张学良,杨虎城二人送给了红军,做红军战士,是因为这样的:
1936年12月4日那天,蒋介石飞到了西安亲自督战,他给张学良,杨虎城施加压力,要求他们服从“剿共”的命令。张、杨二人被逼到了绝境,终于痛下决心,实行“兵谏”。所以他们才投靠了共产党。
“西安事变”爆发后,张学良的卫队营营队包围了华清池,在骊山半腰山洞中扣留了蒋介石。周恩来被派到西安,协助张、杨二人处理事变。临行前,毛泽东毛爷爷叮嘱道:“在谈判中务必要把握住两点:
1、蒋介石不能杀;
2、内战千万不能打。
经过了两天的谈判,蒋介石终于停止了长达10年得内战,就这样一场伟大的战争便如火如荼的结束了。
读了这本书,我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第二篇西安事变害了中国:游华清池有感_纪念西安事变作文450字

西安事变害了中国_游华清池有感_纪念西安事变作文450字


x月x日,我去了唐代遗址建筑——华清池。
华清池里著名的景点有:梨园、五间厅、飞霜殿、长生殿、九龙湖、御汤遗址……
每年,游览华清池的旅客、旅团都络绎不绝。这儿可真是一处好风景啊!
游后,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五间厅。当年,西安事变就是在这里发生的。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联合发动兵谏,凌晨五点就包围了五间厅。与蒋介石的士兵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蒋介石听到枪声后,从卧室出逃,隐藏在骊山上,而当士兵冲到五间厅、闯入卧室时,室内空无一人,有人发现后墙下有一只蒋介石的鞋子。他们很快就断定蒋介石越后墙逃到骊山上去了。最后,他们在骊山上抓住了蒋介石。
还有飞霜殿,听妈妈说:“飞霜殿之所以叫飞霜殿,是因为每到落霜时节,飞霜殿门前的霜都浮在空中。”现在,飞霜殿里主要接待国外来的重要客人。
在这里,发生的传奇故事可真不少。“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就是其中的一个,还有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杨贵妃与唐玄宗在七月七日这个中国情人节上,面对牛郎织女星双双许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心愿。
华清池景色迷人,真是名副其实呀!

第三篇西安事变害了中国:名人事例故事:革命烈士丁麟章的故事

西安事变害了中国_名人事例故事:革命烈士丁麟章的故事


名人事例故事:革命烈士丁麟章的故事
革命烈士丁麟章(1907-1945),湖南平江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春,任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一纵队第三支队政委,同年年6月,在孝丰百步山反击国民党顽军五十二师的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
丁麟章,1907年4月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嘉义区横江村一贫苦农民家庭。他7岁起入学读书四年,11岁时从师学篾匠。因师傅手艺平常,学艺不成,他又回家务农。
1926年夏,平江农民运动兴起后,丁麟章兄弟五人一同参加了农协。1927年马日事变后,横江地区一片白色恐怖,丁麟章在农民自卫队里执行监视敌人的任务,工作十分出色。1929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转入平江县苏维埃游击队,历任班长、中队长。1930年夏,他随县游击队参加了两次攻打长沙的战斗。1931年,丁麟章调任平江县苏维埃政府警卫团一营副营长。期间,在保卫县苏维埃机关的历次战斗中,他的四个亲兄弟先后牺牲,自己亦三次负伤。但丁麟章没有屈服,没有退缩,没有停止反抗,他将仇恨埋在心底,将悲痛化作力量,继续前进。
1933年4月,丁麟章随警卫团编入湘鄂赣独立二师,仍任副营长,先后参加了湘鄂赣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战斗。
1934年,秋风阵阵,落叶声声,中央主力红军撤离苏区长征后,湘鄂赣等革命根据地便进入了艰难的游击战争时期。这时,丁麟章奉调到中共咏生县委军事部工作。在极其险恶的环境里,他率领游击队巧妙地与敌军周旋,多次掩护县委和县苏维埃机关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并寻机向白区发起进攻,缴获粮食和药品,缓解了苏区干部和伤员物资、药品奇缺的困难。
1935年1月,丁麟章调任红十六军参谋。为了做好扩大红军的工作,他组织了一个宣传队,深入到黄金洞地区,用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向群众宣传参加红军的意义。经过一个半月的深入宣传发动,黄金洞等地先后有140多人参加红十六师。
革命战争把丁麟章锻炼成了一位勇敢善战的红军指挥员。1935年6月中旬,平江南江桥哨烟弥漫,枪声不断,红十六师遭到了敌人重兵围困。危急中,丁麟章根据师长命令,带一个排从敌防线薄弱处穿插出去,再回头向敌军佯攻,有效地牵住敌军,使全师成功地从麦市突出敌军重围。此后,丁麟章一直随红十六师转战于湘鄂赣苏区,坚持了长达三年的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1936年,西安事变如一声春雷,驱散了沉沉的内战阴霾,全民族团结抗日的局面日趋形成。1937年秋,湘鄂赣边区红军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后,丁麟章任支队司令部参谋。次年春,他随部开赴皖南抗日前线。在岩奇地区,丁麟章调任一团三营营长。6月初,丁麟章随部突破日军芜湖至宣城的封锁线,到达溧(水)武(进)公路以北,宁(南京)杭(州)公路以东的镇(江)句(容)丹(阳)金(坛)地区,开辟江南敌后抗日根据地。
1940年4月,日本侵略军第十五、十七、一一六师团各一部共万余人,在空军的掩护下,分三路向皖南新四军进行大“扫荡”。由于国民党驻守的南陵、繁昌、青阳等地相继失守,新四军军部所在地云岭亦受到严重威胁。丁麟章奉命率全营在父子岭协同兄弟部队抵御前来“扫荡”的2000多日军的进攻。经过8小时激战,打退了日军10多次进攻,击毙日军370人,迫使日军后撤。
同年9月,日军再次向云岭地区的新四军军部发起进攻。丁麟章所在的第一团坚守在离云岭7?5公里的汀潭地域。战斗中,丁麟章率部与日军展开了白刃格斗,一直坚持到支援部队赶到。由于作战勇敢,同年秋,他升任新一团政委。
1941年1月,丁麟章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顽军击中腿部。部队组织突围时,把他安置在皖南山区一户可靠的老乡家里,隐蔽养伤。
伤愈后,丁麟章立即重返部队,并于1942年被任命为新四军十六旅四十六团政委兼中共横山和京芜中心县委书记。他很重视军队支援地方的工作,经请示师部批准,调三营营长去溧水县任副县长兼军事科长,进一步充实加强了地方抗日政权和地方抗日武装。
当时,日伪军在龙都镇的圩埂边修了一个大碉堡,里面住有伪军一个连,经常出来残害百姓。丁麟章决定首先拔掉这个碉堡。由四连组成的突击队,在丁麟章的指挥下,每人抱着一床浸透煤油的棉絮冲到敌碉堡下,然后点火塞进敌碉堡。霎时,浓烟滚滚,烈火熊熊,碉堡中的敌军被大火逼出,纷纷缴械投降。此后,丁麟章和团长黄玉庭率领四十六团进入横山以北地区,不断地打击铜山镇、大宫坪、马家桥的伪绥靖队和维持会等反动武装,为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在极端复杂而残酷的敌后作战中,丁麟章表现总是那么沉着、坚定,富有智谋。
1943年4月中旬,国民党顽军12个团,向驻在溧水和溧阳地区的新四军十六旅发起猖狂进攻,并于4月13日占领了新四军后方阵地回峰山和北经巷村。丁麟章和团长黄玉庭率领四十六团于当日深夜11时,迂?包围了北经巷村,全歼入侵的顽军600多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使十六旅于4月14日晚间安全转移。
1943年11月,在攻打溧阳、高淳地区伪军的战斗中,丁麟章根据已掌握的敌情,改强攻为智取。他率部设伏于张沛桥以西,一举生擒伪军副师长陈炎生,并令其给添桥镇油坊据点的伪军写了一封“劝降信”,迫使100多名伪军全部放下了武器。
1944年12月,顽军七个团从浙皖交界的佐家庄、青岘岭、牛头山一线,分三路向新四军扑来。这次与丁麟章交锋的正好是皖南事变时的死对头。于是,他率全团士兵同仇敌忾,英勇出击,与兄弟部队一道,很快夺回了牛头山,青岘岭一线阵地,取得了反顽战斗的胜利。
1945年上半年,丁麟章先后被任命为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一纵队第二和第三支队政委。同年6月,国民党顽军又集中了28个团,向东西天目山发起进攻,并首先抢占了吉县孝丰镇。丁麟章在率部参加夺取孝丰镇的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8岁。
任务身后
1945年,在最激烈、最艰苦的第三次天目山战役中,为了反击国民党52师对新四军的进攻,时任新四军苏浙军区一纵队二支队政委的丁麟章英勇作战,不幸壮烈牺牲,时年仅38岁。1957年,丁麟章同志的战友吴咏湘将军不顾癌痛绝症的折磨,抱病亲自到当年丁麟章烈士牺牲的浙江孝丰,寻找丁麟章烈士的墓茔;由于长年的战乱,加之时间久远,要在荒无人烟的山上找到丁麟章烈士的遗骸,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在当地政府的大力协助下,经过多方努力,几经周折,找到一位当年掩埋烈士的老乡,经过仔细辨别,丁麟章烈士的身份最终得到了完全确定。丁麟章烈士的遗骨最终被迁葬到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功德园中。

第四篇西安事变害了中国:伟大的周总理_纪念周总理作文1200字

西安事变害了中国_伟大的周总理_纪念周总理作文1200字


伟大的周总理_纪念周总理作文1200字
阳光这样耀眼灿烂,但没有总理的笑容那平平淡淡的笑容灿烂;蝴蝶那么美丽五彩斑斓的,但都比不上总理的浩然正气,英俊潇洒;春天一切生物都那么生机勃勃,但都比不上总理的器宇轩昂、两袖清风······
能形容总理的话太多了但我最想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来形容我们伟大的周总理。
总理是民族英雄、是党的领袖、是开国元勋、是人民公仆,他正直清廉、发愤图强、为国为民。
为什么总理逝世时会有十里长街送总理的事呢?
现在我要用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来证明总理受人敬佩的原因:1954的冬天,周总理听说北京的公共汽车很拥挤,老百姓坐车很困难。一天下午五点多钟,正是人们下班的时候,周总理对秘书和卫士说:“群众反映现在坐公共汽车很拥挤,等车要一两个小时,现在咱们去了解一下情况,你们不要通告保卫部门。”
周总理一行三人来到北京图书馆附近的汽车站,人确实很多,等大家都上了车,周总理才最后上去。车里人很多,已经没有座位,周总理往车里走了走,抓住吊环,汽车开动了。一开始,人们都没有注意。过了几分钟,一位乘客发现了总理:“哎呀!这不是周总理吗?”顿时,车里沸腾起来,许多人站起来给总理让座,不少人往他身边挤,有的人还把手伸过来要和总理握手。秘书和卫士都非常着急,怕把总理挤倒。周总理挥着手大声说:“请坐,请坐,别挤!”这时,一位乘客挤过来,握着总理的手激动地说:“总理,你那么忙,怎么还来坐公共汽车?”周总理笑着说:“我也来体验一下你们的生活吗!”有的乘客非要让总理坐下,总理坚决不肯,一直站着和大家亲切地说着话。总理向他们在哪儿工作,住在哪里,生活怎样,每天上下班坐车要多少时间。车走了几站以后,秘书和卫士劝总理下车,说:“情况也就是这样了,咱们赶紧回去吧!”总理还坚持坐下去,下了车以后,总理又上了无轨电车,在寒冷的夜晚走了大半个北京城。
情况搞清楚了,总理很快召集有关部门同志负责研究解决交通拥挤的办法。他还提出许多可行的具体建议。比如,画出人行横道线,在繁华路口的马路中间设安全岛等,就是周总理提出来的,都是为了保证行人的安全。这就是我们的总理,他爱民如子、他虽然日理万机,但只要是为了人民他什么都可以放下,他对人们俯首甘为孺子牛。
但面对欺负我们的人他便横眉冷对:九一三事件发生以后,苏联大使找到周总理,阴阳怪气地问道:“总理同志,听说最近中国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周总理平静地回答:“也没什么大事,只不过是森林里倒了一棵树,一棵树上落下一片叶子而已。”苏联大使故作关心地说:“据权威人士推测,此事对中国的影响极为不利呀!”总理答道:“恰恰相反,一颗毒瘤在肌体上自动消失,有百利而无一害。”苏联大使有些恼怒:“总理同志,有句话我早就想说了,你们在国际上口口声声骂我们是社会帝国主义,把我们说得比厕所还臭。既是这样,那么请问:你们的林副统帅在国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什么偏要投奔我们苏联呢?”周总理冷笑道:“正因为厕所臭,苍蝇才喜欢那个地方。大使同志既然明白这个道理,又何必多此一问?”苏联大使被说得哑口无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没错我们的总理确实做到了他儿时的愿望。虽然总理已离我们远去,但他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在我心中永存······
周恩来纪念馆之行_参观纪念馆的作文800字
这座馆造型庄严肃穆,典雅朴实。馆区总面积约35万平方米,其中约70%为水面,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三面环湖,坐落在湖心半岛上。恰逢春季,纪念馆外的景色十分秀美,湖水微微泛起片片涟漪,清波荡漾,柳树随风摇曳着,湖的四围被绿松树所围蔓着,春风给予给人很轻柔的抚摸,较之四季之美景,春天的宛如一幅朝气勃勃的泼墨画,这般诗情画意的景象不仅充满了静谧,而且散发着青春的活力。
在纪念馆门前广场,一入眼的便是几根十几米高的汉白玉大柱,在中间的汉白玉上雕刻着“周恩来纪念馆”6个大字,这好像是邓小平特意为周恩来所提的镏金大字,大门简约而庄重,周围有几块绿色草坪,伫立着葱翠的树木,前面还有个圆形的花坛,里面盛开着鲜艳的花。
主馆内有一座周总统坐着的塑像,前面摆放着几簇花团。第二座纪念馆内是按照总理一生经历,设置的不同时期的照片、画像以及视频,在这里,从总理童年时期一直到去世都有很详细的介绍。看到这么多的照片,画像,介绍,分外使人澎湃出思古幽情,也让人不由得联想起了总统那伟大而又艰辛的革命一生,很多珍惜的资料,仿佛把总统身前正在井井有条的处理党内事务一面面浮现于我眼前、也不由让我联想到了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少年壮志,由使人发出那英雄出少年的感叹啊!在这里,让我感受到了我们国家领导人的艰辛,上一代们为我们今天幸福所付出的倍加努力奋斗,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啊!
穿过第二座纪念馆是一个小广场,广场中央,周总理双手叉腰,身着中山服,眼睛眺望着远处的蓝天,心胸寄予天下,路旁的碧松绿树把它衬托的更加高大肃穆!虽然只是雕塑,但给人的感觉很真切!塑像后面,便是西花厅了,西花厅旁还有湖,还有水不断涌出。西花厅前客厅是很古朴的家具,有周总理居住的地方,所使用过的红旗汽车、古井……西花厅院内,玉兰,迎春,桃花,海棠…竞相争放,艳丽极了,真是一片春色满园关不住,!
不铭忘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循着总理的足迹_参观周恩来少年读书处作文900字
参观“周恩来少年读书处”是我梦寐以求的愿望。今天上午,当我来到古老的水巷口,沿着青石板铺成的小路,迈进它的大门时,一股儒雅、古朴的的气息扑面而来。
我们穿过门厅,来到东侧的院落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棵高大挺拔的银杏树,它粗得要两三个小朋友才能合抱住。枝叶又密又稠,像把大伞撑在空中,映绿了天,映绿了地,映绿了人们的衣服。一阵风吹过,枝叶轻轻晃动,沙沙作响,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院落的悠悠的岁月;摇曳出小时周爷爷闻鸡起舞,强健身体的身影;传递着小时周爷爷坐在树下,声情并茂的朗朗书声;再现出小时周爷爷漫步院内,思考未来,立志报效祖国的感人画面......银杏树呀,银杏树,你是历史的见证者,见到了您,我们怎不忆起敬爱的周爷爷?怎不更加怀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院子北侧,有三间房子,其中第一间是小时周爷爷的卧室,一张古老的大床靠墙摆放,一张不大的方桌,一把木椅,两个古老的衣橱。没有任何多余的陈设,没有任何装饰与点缀。一切显得那么平平常常,朴朴实实。树有根,水有源,周爷爷一生严于律已,崇尚俭朴绝非偶然。这简朴的卧室,给了我们无数启迪,让我们明白了不少道理。
随着人群,我们来到了西院子里的展览室。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幅周恩来和母亲陈氏在一块的油画上,小时的周恩来正面带微笑地坐在卧室的书桌前,专心致志地持着一本厚厚的书籍。而母亲陈氏则在一旁,为周恩来和墨水。多少个夜晚,母亲在油灯下教育着少年大鸾,努力读书,精忠报国。可见母亲的品格和文化修养对周恩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然后,我们走向周恩来小时候的书房。一张简朴的方桌,几个宽大的书架,上面的书高低错落,数不胜数。小时的周恩来曾与表哥陈氏周在这里同窗共读,开始接受了先进的思想,一个强烈的声音在心中喷涌而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从此小小的大鸾开始展翅飞翔,拯救宇内苍生。以天下为己任。
参观完周恩来少年读书处,已是傍晚时分。我与其他参观者,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它。此时,少年周恩来已在我心中耸立起来,渐渐地,渐渐地形成了一座高大的丰碑。
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一代伟人,我们的共和国总理——周恩来的少年读书处!一个平凡的小院,却给我留下许多历史痕迹,让我找回少年周恩来生活的轨迹,也给我们指引了人生的目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_周恩来的故事作文800字
周恩来在沈阳读书的时候。只是个十二三岁的少年。他学习非常勤奋、刻苦,常常和老师同学一起讨论自己在阅读书报时思考的问题。周恩来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认真完成课外作业,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有礼貌,守纪律。他特别注意课外阅读,来弥补课堂上学习的不足。他所读的书报,范围也比较广泛,除了社会科学的书籍外,自然科学和军事科学的书籍也是他喜爱的读物。他还能把几本书的内容对照起来阅读,加以比较,探求最科学的内容和答案。
有一天,东关模范两等学堂的魏校长把同学们召集起来,问大家:“读书为了什么?”大家纷纷回答。有的同学说:“为了给自己将来找条出路。”有的同学说:“为了能发财致富。”还有个同学说:“为了帮助父母记帐。”原来他的父亲是个商人。魏校长问周恩来:”你呢?为什么读书?”周恩来站起来,大声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说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兴盛,像巨人一样挺立在世界而读书学习。老师和同学们都敬佩地望着他。
周恩来在小学三年,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他的作文曾经被选送到省里,作为小学生的模范作文印行,这篇题目为《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感言》的文章,后来还收入上海进步书局出版的《学校国文成绩》和上海大东书局出版的《中学国文成绩精集》这两本书里。这篇九百多字的文章写得非常精采,其中对于老师、同学充满着热情的希望,希望师生一道以担负“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这对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周恩来中学毕业以后,赴日本留学前,曾经回到沈阳母校,看望诸位师友。他给一个要好的同学写了临别赠言:“志在四方”,“愿相会中华腾飞世界时”。相约当中华民族独立、繁荣的时刻再相见言欢。这位同学一直把这个题字珍藏了四十年。一九五七年,又送给周周恩来总理,两位老同学终于在解放了的新中国重逢,畅谈了祖国天翻地覆的变化的内容。
从现在开始,我也要向周恩来学习,以周恩来为榜样,认真努力学习,用知识充实自己,为将来更好的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敬佩的英雄_赞颂周恩来的作文700字
您像雄鹰一样翱翔天宇,您像青松一样坚毅挺拔,您像大海一样博大包容。您是受世人崇敬的好总理,您是我心中最崇拜的偶像。最初认识您,是您年少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您伟岸的形象就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底。在黑暗的旧中国,您看到广大同胞饱受帝国主义欺凌,小小年纪,您就志存高远,以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为己任。
“大江歌罢掉头东”那豪迈的诗句源于您博大的胸怀。您像雄鹰翱翔天宇,为了心中的理想,投身革命,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灿烂的太阳。得南昌起义您在中国打响的最响亮的枪声。啊,找到了,您光辉是在经历过多少次生与死的考验才铸在人们的心中的啊!不论是在风起云涌的五四运动中;还是在力挽狂澜的北伐东征中;或是在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中;无论是在一触即发的西安事变中;还是在出生入死的重庆谈判中;或是在气吞山河的解放战争中;随处可见您奋不顾身、机智果断、英勇无畏的身影。是的,您像青松一样坚毅挺拔,为挽救民族的危亡,奋不顾身地战斗着。
当我怀着深深的敬意读了周恩来生平介绍后,我自豪地说:“您是值得深受人民爱戴的好总理!”您一生劳苦,生活简朴,您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人民。您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忧人民之所忧,把人民的疾苦时刻放在心上,日理万机,昼夜操劳。1958年7月,在黄河出现特大洪峰的危急关头,您亲临黄河大桥工地,冒雨和工人们一起抗洪抢险。1966年3月8日和22日,邢台地区发生了两次强烈地震。您冒着余震的威胁,在3月9日就赶到了灾区,不仅带来了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慰问,还鼓励灾区群众团结起来!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发展生产!重建家园!
您一生奉献,不求索取,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您像大海一样博大包容,心里装着天下百姓。周总理,您是我心中的偶像,您的光辉事迹,您的崇高品质将激励我勇往直前!

第五篇西安事变害了中国:读书的乐趣作文

西安事变害了中国_读书的乐趣作文


暑假,我读的第一本书就是《100个中国名人的童年故事》。
写的是一百个中国名人小时候勤学的故事,刘翔、李白、沈括、张学良等人的故事最令我难忘,让我读了很受启发。
有一天,我看见电视里放的节目正好说到张学良那集,而我也正好看过介绍张学良的文章,我想考考爸爸,于是我迫不及待地跑到爸爸面前,问到:“你知道张学良是xx年出生的?又是xx逝世的?”爸爸很认真地想了一会,说:“好象......大概......活了一百多岁吧!”我笑着问:“一百多少岁?101?
102?......”他犹豫了一会儿,惭愧地摇了摇头。我很自豪地告诉他:“张学良,1901年——2001年,是军事家,20世纪中国的民族英雄。国民党军陆军一级上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之长子。1936年,12月12日与杨虎城发动了著名的‘西安事变’,后来被蒋介石长期软禁。”我一口介绍了他的生平事迹。妈妈对我赞许地点了点头,对一旁的爸爸说:“你看,这就是读书的好处,她比过你了吧!”爸爸不好意思地笑了。
读书,使我领悟了一个道理:多读书,善学习,才能丰富知识;勤动脑,善思考,比赛才能胜出。
从此,“多读书,读好书”就成了我的座右铭。

本文来源:http://www.jljhlq.com/z10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