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作文
作文
字数
高中
作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作文 > 650字作文 > > 小学公式6篇

小学公式6篇

发布时间:2019-10-24 07:17:05    来源:精华作文网    访问:

【www.jljhlq.com--650字作文】

小学公式篇1:七年级数学《乘法公式》教学反思


七年级数学《乘法公式》教学反思
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课题学习,学生将经历探索、讨论、交流、应用数学知识解释有关问题的过程,从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自己数学思维能力,获得一些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探究数学学习的兴趣,体验学习的成功。 在八年级的数学(上)中的《整式的乘除》中,我们遇到了《平方差与完全平方公式》的教学任务。根据过往学生的认识过程来看,学生的定向思维就认为(a+b)2=a2+b2,而且还是根深蒂固的,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转变或是加深学生对此公式的正确认识呢? 在课前,我想了很多方法,也参考一些兄弟学校的做法,我尝试用两种教学方法做个试验,看学生的接受情况如何。 方法一:数形结合——面积与代数恒等式的学习 从代数式的几何意义出发,激发学生的图形观,利用拼图的方法,使学生在动手的试验中发现、归纳公式。本课中,本想让学生课前先做好纸片,然后再堂上小组合作,探究公式。但是按学生的学习习惯来看,这课前的要求怕难落实,因而我改用了课件,用学生看屏幕观察和小组合作完成学卷的方式完成教学。 教学环节:(学生观察、小组合作归纳) 问题1:首先请你仔细观察下图,你能用下面的图解释两数 和乘以它们的差公式吗? 问题2:请你组员一起合作,仿照问题1的方法, 表示(a+b)2与(a-b)2的几何图形。 就这两个问题,学生用了一节课完成。中间的学生活动,老师还是讲的比较多,因此答案也比较一律了,当然这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关。不过,学生总算明白两公式的几何意义了,这也算是本节课最大的收获了。但学生对公式的理解还是“半熟”。 方法二:数值验算——利用数值计算归纳公式 此方法可以说比较老套,但是对学生来说,可能容易接受。我的设计是这样的: 请把五组数 的值分别输入下图的两个数值转换机,比较两个输出结果,你发现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小学公式篇2:小学状物作文写作技巧:写物品


小学状物作文写作技巧:写物品
状物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所谓状物,就是具体、形象地描写物体的特征、形态、色彩、质地等。这个物还应该包括动物、植物等类。状物类作文并不是简单的描写一下这个物体就可以了,还需要挖掘其中的某方面的含义,以此来表达作者的某一种情感,阐述其中的道理,让读者从中受到启示或教育。由于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点,所以状物的方法也不一样。
怎样写物品
1、抓住特征
从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制造材料)等方面,对所写的物品仔细观察。因为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同一种物品,也会有某些席位的区别,也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抓住物品的特点写,就是抓住了这一物品是区别于另一物品的地方写。
2、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1)按总一分一总的顺序写。
(2)按物品各部分的空间顺序写。
(3)有的物品,须按先外后内的顺序写,即先写外表,后写内里的顺序。
3、状物需要想象和联想
展开想象和联想,不仅使所状之物更加具体生动,还可以开拓作品的意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小学公式篇3:方法加自信议论文1000字


方法加自信议论文1000字
尊敬的叔叔、阿姨:
你们好!
我叫朱昕明,来自张振武小学,小考成绩184分。来到七(7)班后我学习劲头更足了,这次考试,我在年级中以618分的总成绩并列第四,可以说各科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让我特别高兴的是数学获得了满分。满分,这可是我自小学五年级以来第一次获得的啊!数学老师夸我学得好,班主任夸我了不起,爸爸妈妈说女儿真不错。当我沉浸在无限喜悦之中时,班主任万老师让我说说学习数学之法,我欣然答应了!我要说的就是五个字:方法加自信。
一、课前预习不可少,即使再忙也做到。预习的好处,让你知道所学课程难不难,就像走路一样,如果这条路被你事先走过一遍,哪些地方是沟是坎,自然一清二楚。学习亦如此,数学课堂,不像语文、历史等学科,数学,一环套一环,就像上楼梯一样,一级断头,要越过断头上去,就是很难的了。在预习的过程中,将简单的化解吸收,将困难的做上记号,以便在老师讲解时聚精会神地倾听,并做好向老师请教的准备www.99zuowen.com,这样就能及时的消化一些简单的知识,为吸收高难度的知识留下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二、课堂听讲是个宝,一分一秒都重要。每位老师上课都是做了精心准备的,我们要相信老师,思维要跟着老师走。即使你弄懂了、领会了也不要东张西望,要全神贯注的听,耐着性子听,要不言其烦地听。在听中思考,在听中揣摩,在听中你会有新的收获。认真听讲还能感染老师更投入的讲课。
三、独立作业当小考,一天一个小汇报。作业是老师检查自己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检验自己对新知识的掌握的程度。我们如果不独立作业,就会害己害师,我们的虚荣心会滋生会放大;我们的老师,会觉得自己教的好,就会放松对我们的要求。我们要把作业当作一面镜子,让老师通过这面镜子看到我们学生的真实情况。把每次作业当作一次小小的测验,每天给老师一个实实在在的汇报。
四、定理公式要记牢,归纳整理讲技巧。数学公式定理虽然说不要死记硬背,但背熟也是理解运用的基础。有道是熟能生巧,定理公式就是打开各个题目的钥匙。公式定理记得多了,就要进行归类整理,善于比较。在归纳中融会贯通,在整理中触类旁通。
五、天生我才必有用,自信数学学得好。老师们常讲,每个人的智商是差不多的,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其实在小学三年时,我的数学成绩特别差,每次作业总会错一大堆,那一个个大大的叉,看着都刺眼。后来在老师的鼓励下,在家长的鼓励下,我信心大增,当我以欢乐的心情走在学习数学之路上时,原来学习数学是这么美好。
我知道,在我们七(7)班,比我数学学的好的还有很多,我会扬长避短,青云拔高。谢谢!

小学公式篇4: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整百、整千数加减法2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2 教案示例课题: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把握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2.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和的灵活性.3.初步培养学生仔细审题,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算理.教 教案示例 课题: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把握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和的灵活性. 3.初步培养学生仔细审题,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把握口算方法并口述其算理. 教具、学具 口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演示课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1.(1)13个十是多少? (2)25个百是多少? (3)5个千呢? (4)80里面有( )个十. 2.简答题. 700里面有( )个百. 130里面有( )个十. 4000里面有( )个千. 二、进行新课继续演示课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一)学习例3. 1.出示①400 300= 思考:口算这道题可以怎么想?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解法: A.400是4个百,300是3个百,4个百加上3个百是7个百就是700. B.400加300等于几,因为4加3得7,所以400 300最后等于700. C.用笔算的方法,从个位加起,最后得700. 教师板书:400 300=700 想:4个百加3个百是7个百. 2.出示(2)700-300=400. 学生发言.可能会出现多种做法,教师均要给予肯定,非凡要肯定这种想法:因400 300=700,所以700-300=400. 3.出示(3) 2000 6000= 小组讨论.出现几种方法后,说出计算结果. 4.出示(4)9000-4000= 学生推理出:9个千减去4个千等于5个千 (二)学习例4 1.出示例4200 30= 230-30= 230-200= 学生可自由选择一道题向大家介绍快速口算的方法. 2.学生汇报: 200 300=2302个百加上3个十等于2个百3个十是230. 先减整十数 先减整百数 3.小结:几百几十减几十,可以用整十数先减去整十数再加整百数.也可以几百几十先减去整百数,再加上整十数. 4.练一练 200 4003000 60009000-7000 450-50 4500-40003400-400 (三)教学例5 1.出示例580 50= 130-80= 130-50= 思考:这三道题怎样又正确又迅速地计算出结果. 80 50等于多少?是8个十加5个十是13个十就是130. 计算130-80和130-50这两道题时,可以看到减到想加法递推. 因为80 50等于130,所以130减去80就等于50.或因为80 50等于130,所以130减去50就等于80 2.出示:900 600=1500-600= 师问: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3.练一练 70 50=400 600=800 900=

小学公式篇5: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长方形的面积》教案


《长方形的面积》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 77、7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通过解决卡片面积问题,促使学生经历“问题研究→发现规律→形成方法”的研究过程。体验不断改进测量方法的意义和作用:在直接测量的方法基础上逐渐改进测量方法,发现间接测量方法,总结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 2. 在探索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过程中,理解这种方法的原理,并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基本的思考程序和基本的计算能力进行相应的训练。 3.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讨论研究等学习方式逐渐自觉地改进测量方法,形成新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等于长方形的长与宽的乘积。 教学准备: 课件、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若干、长方形卡片、直尺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我们刚刚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一、复习导入 概括起来我们知道了两件事:什么是面积和面积单位;知道用面积单位铺满的方法可以知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面积。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面积的知识(板书课题:长方形的面积)。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一)提供材料,启发研究 这张方形卡片的面积是多少? (1)估一估。考考你的眼力,估一估这张长方形卡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2)怎样才能准确知道卡片的面积到底有多大? (3)就用你们刚才想到的方法看能不能求出它的面积? (二)展示、交流方法 1.交流。 (1)它的面积是多少? (2)谁估计得比较接近? (3)你用的什么测量方法? 2.展示交流“全铺”情况。 (1)沿长摆了几个?有这样的几行?一共是几个几? (2)算式怎么表示?(板书:4×3=12)这里的4表示什么? 3呢?一共有多少个面积单位? (3)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全部铺满,这是一种方法,谁和他的方法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来测量卡片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面积,通过铺满、数面积单位的个数,使学生建立和深化面积意识:把所有的面积单位都数上,才是卡片的面积。] 3.展示交流“半铺”情况:沿长一行,沿宽一列。 (1)探究方法:这是沿长摆几个,沿宽摆几个? (2)能想象出铺满是多少个面积单位吗? (3)课件演示:沿长……沿宽……一共是多少个…… (4)这种方法不用全摆满,通过想就知道全部铺满以后有多少面积单位了。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卡片的面积,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全铺麻烦,到铺一部分,只摆一行一列,利用想象也能算出面积单位的总数,在操作中对直接经验进行修改。]

小学公式篇6: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太阳》说课稿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三年级下册《太阳》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 本站地址:www.99zuowen.com,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三年级下册《太阳》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 17课《太阳》。
一、 说教材
《太阳》是一篇说明文,全文分为两大部分,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学习说明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二是更多地了解太阳的特点,培养热爱科学的情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并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学习方法,建立学习自信 。
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了解太阳的特点,难点是怎样运用举例和数字来说明太阳的特点的。
二、 说教法
这是一篇说明文,它不是借助艺术形象传授知识的,而是用准确、通俗的语言来说明事物和传授知识的。所以我是侧重以下几方面教的:
1、 抓住说明文的构段特点进行教学。教师精讲第一段,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注重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自学相似段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 抓住课文中重点词句展开教学,品悟理解内容。
3、 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说明文同记叙文相比,语言比较枯燥,形象性不强。 我借助课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去接受知识,从而增强学习效果 。
三、 说学法
这篇课文没有过多的难以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大多数学生都能读懂,因此我设计让学生这样去学习:
1、 学生读文后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
2、 加强朗读,在阅读中理解课文是怎样讲述太阳的特点和我们的关系的。学生抓住每个自然段的重点词句 , 体会说明事物怎样运用列数字、做比较、打比方、比喻等多种方法。运用这种方法,给人的感觉是准确、简炼、明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3、 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使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四、说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激发兴趣
我国教育家程颐提出:"教育未见其趣,必不乐学。"这就是说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其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因此,我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神话故事导入新课:

本文来源:http://www.jljhlq.com/z9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