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作文
作文
字数
高中
作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技巧 > > 经典网络文章3篇

经典网络文章3篇

发布时间:2020-05-08 07:04:00    来源:精华作文网    访问:

【www.jljhlq.com--写作技巧】

经典网络文章篇(一):“写文章”与“读文章”


提到写文章,一般的语文教师,脑子都有点大。且不说像苏轼那样,落笔辄为人传诵,就说篇篇让自己满意都不容易!教师就这样,又更何况学生呢?就在我对如何提高写作水平冥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我看到了鲁迅先生的几句话:“必须从大作家们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在这里,简直好像艺术家在对我们用实物教授。”这几句话,在我脑子里撞击,回荡,刺激我不断思索。突然,长期困扰着我的几个问题都被这几句话联系了起来!这几个问题就是如何写出好文章、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如何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才能有更大的收益。 我们不难知道,写作有两个最重要的关联条件:生活与阅读。至于深入生活,有自己的独特体验,才能使文章言之有物,有生活气息,而不至于使文章如空中楼阁般虚幻,如病人的脸色般苍白,这是毋庸置疑的。这也不是我今天要重点探讨的问题。今天,主要与大家探讨一下写作与阅读。
人们对阅读的一般认识
我们知道,由于琐事的纷扰,每个人的时间与精力都有限,我们不可能事必躬亲去获得生活阅历与心理体验,许多间接经验与知识都是需要通过阅读来解决的。那么,对于阅读,人们常持什么观点呢?往往以提到阅读,我们脑子里就浮现出“积累”二字。至于如何阅读?如何积累?积累什么?如何从阅读中获得写作借鉴?都是模棱两可,语焉不详。毫不为过的说,在许多人心中,阅读就是拓宽知识面、积累一些优美词句的代名词,而对于文章的思想内涵情感意蕴以及文章折射出的作者的创作用心与人格力量等的积累则少有提及。而且在阅读的同时,头脑里根本没有与写作建立联系的意识,纯粹是为阅读而阅读。那么,这种观念的结果是什么呢?
一是导致浅层次阅读,大概读懂文章,知道其中涉及的一些知识,或做一点寻章摘句就完事。二是,将阅读与写作割裂开来。阅读的时候没有想到写作,而往往我们在谈写作的时候,又架空讨论,做一些纯技巧的分析,收效甚微。由于头脑里没有读经典悟经典的意识,因此有的学生找一些质量不高的作文范文或网络文章来仿写,而忽略大家巨擘的精品文章的示范作用,结果走上邪魔歪道,写出的作文也千奇百怪:风花雪月型的,无病呻吟型的,绮靡颓废型的……范围狭窄,内容空洞,思想消极,越写人越没有了精气神。
如何摆脱这种现状呢?
读什么与怎样读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在这里,简直好像艺术家在对我们用实物教授。”给我们的启示究竟是什么?至少有三点:一、写作追求纯粹的技巧是没有多少帮助的。许多学生只抱着诸如写作方法大全之类的书本看,这些书不能说完全没有帮助,但是一味依赖,则只能把自己引入华而不实投机取巧的道路上去,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写作上的困难的。试想,我们有几个人在写作的时候想到用这样那样的技巧?二、写作教学要直观,而不是抽象空洞说理,正如上微机课不能只让学生坐在教室听理论一样。而且这直观教学的范本最好是大家的经典之作。三、多看大家的作品,从中获得可供我们学习与借鉴的东西。
为什么鲁迅先生这样说呢?经典范文是经过无数人检验的结果,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还是写作技法,都是经得起推敲的。所谓一千个读者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鲁迅先生就是叫同学们读经典,而且自己从阅读经典范文中去悟出写作的理儿来。这不仅仅包括背景知识、文章内的知识材料与字句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要读出自己的心得。赵丽宏先生的文章为什么读者甚众,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在阅读的时候不满足寻章摘句,而是力求读出自己的感悟并且想出与众不同的写法与观点来。我们要以经典为范本,反复琢磨以下几个问题:
这篇文章的构思、内容、思想、情感等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能吸引人?
作者思想的深邃是如何练就的?作品中体现出作者与其他作家什么不同的独特气质?
哪些是我们或学生写作中所缺少的但却是通过改变短时间就可以弥补的,哪些又是我们缺少却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才可以达到的?
如果有类似的文章,就比较阅读看看,不同之处在哪些地方,每篇文章的到之处在何处?那篇文章质量最高,为什么能超出其他几篇?
对于精彩段落,站在作者或主人公的角度,将自己融入,反复吟咏。读完之后,再思:这篇文章如果让我来写,可以有其它的写法或表述方式吗?
这样,在阅读的同时随时与写作联系起来,脑子里常有钻研写作之念,见贤思齐之心,而不满足于猎奇之阅读,不仅积累得多了,而且思考得深了,久之,则语言或思想融为自己的东西,而且自己的思想不断得到升华。相信,长此以往,我们从中获得的将不仅仅是皮毛技巧,而是从形式到内容,从表到里,从形到神透彻的领悟。那么,我们在写作的时候自然不满足于原始的粗糙的语言、平凡的构思与肤浅的立意了。
不只文学作品如此,教育理论文章同样如此。为什么同样的问题,同样的教育案例,别的教师写出来就光华灼灼或有一定的高度,好像写到了自己心坎上,而自己写出来又略逊一筹呢?这都需要认真研读别人的教育教学论文或经验文章,看看别人究竟是如何安排材料的,如何提炼观点的,如何阐述的,这样将对自己的写作不无裨益。
推而广之,我们在阅读教学的时候,对于有写作借鉴价值的文章,也能引导学生带着这样的意识去读,那么,我们的写作之路会不会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呢?
阅读效果问题
另外,对于阅读,我们是不是常常有读了印象不深或记不住的情况存在?究其原因,一可能是因为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贪多,不消化;二则可能是因为我们是进行的浅层次阅读,只满足于一些肤浅的知识的堆积或捡拾一些自以为漂亮的断肢残腿,甚至有时候仅仅是抱着猎奇的心理,只看一遍就草草了事。这样的结果或是徒费心力,虚耗光阴,摧毁自己的阅读信心,认为自己是不是记忆力差或人老了等因素,阅读没有多少明显的效果;或是缺少自己的独特体验,拾人牙慧步人后尘,写出的东西陈腐枯槁缺乏生机。这是因为我们没有采取精读式的深层次思辨阅读所致。深层次的思辨阅读,不仅仅能读出自己,读出书中人物,读出作者,读出文章内在的味道,读出他人所没有读出的东西,甚至还可以读出那些隐含或外延的信息。因为任何一篇文章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汉语言文学大背景下的一个缩影,好文章就更是异花奇葩了,在它的根部有着丰富的养料。好书不厌百回读,一篇好文章需要反复读,一本好书同样如此。读一篇有一篇的收获,读一本有一本的体会。这样读下来的一本书,其效果也许比浮光掠影读上十本都有效。

经典网络文章篇(二):我对网络流行语的看法2篇


我对网络流行语的看法作文:流行一时?流行一世
姜蕤

现实像一座迷宫,当铺天盖地的讯息从四面八方涌来,人很难做到不迷失自我。当代文化仿佛一座熔炉,社会向其中投入形形色色、种类丰富、多如牛毛的文化矿石,然而最后真正有价值的,多是经过锤炼的经典,而也会有很多会成为遗留的文化矿渣,被人遗忘。
|“多一点正能量,让生命焕发光彩”!无意中读到这样一句话,感慨万千。是啊,人体犹如一个能量场,具有无穷无尽的潜能,而我们作为人生道路上孜孜不倦的追梦人,更应在奋斗的过程中激发“正能量”,用全新的自我迎接前行路途上的诸多挑战,自信而不自傲,自尊而不自卑,自谦而不自负,有勇气去击败对手,更有胆量承认失败。用正能量点燃前行道路上的火把,照亮我们的追梦之旅,让人生不再平庸,让旅途不再孤独。
犹如一粒砂石,在岁月的河流里被无情冲刷,当一颗颗棱角分明的石块成为圆润光滑的鹅卵石,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开始重新思考外界与自我的关系。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我们应有足够的辨识能力,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坚守正确的方向,切忌不可走入没有尽头的死胡同,我们应该用一台足够客观公正的天平。衡量文化的价值,而不能在人云亦云、盲目跟风中走向恶俗的汉流,失去自我的个性,露出言不由衷甚至口是心非的圆滑。
我们作为个体,生活在社会中,自然有责任,有义务创造优秀文化、抵制腐朽与落后文化。在所谓“流行文化”面前,更应擦亮双眸,运用才智,谨慎取舍。古有四大名著领风骚,今有流行词语引潮流,但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思考文化的价值,因而真正的文化应该是具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同时也寄寓人们对于未来的美好愿望,引导人们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文化。
流行一时,并不一定就流行一世。当无穷无尽的行为艺术、恶俗潮流、模仿选秀充斥生活时,请记得用火把点亮价值的灯,不被世俗所同化。
擦亮眼眸,用智慧选择文化,用情感充实文化,用能量传承文化。
我对网络流行语的看法作文:观潮
黄兆孟
流行,是一股又一股的浪潮,或惊涛拍岸,或呼啸而过,或绵绵悠长。
我站在岸上,观潮。
时间逆转,让我再现昨天的景象。当网络植根于大众,流行词一炮打红。物价上涨,于是“蒜你狠”“豆你玩”等跃然于屏上。“鸭梨伤大”亦跟随其后。然后,这一系列的新词便在全世界蔓延。
“给力”,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词语,“给力青春”,太不“给力”了……我们将“给力”放在许多句子中。然后,广告商人,电视频道亦大肆给力。我想说,“给力”真给力,连我们的教辅资料上也写着“很给力”的字眼。
“正能量”又在2012年再次闪亮登场,社会需要正能量,它的出现,带来了一场全中国的“正能量风景。而“屌丝”亦从网络中钻了出来。我发现身边好多“屌丝”。
时间如潮,流行如潮。而在这潮起潮落的背后,掩藏着许多东西。
“蒜你狠”等词的出现是对物价上涨的不满,网友们在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向国家投诉。而“屌丝”的出现,也客观表现人们对身边人细微的观察和评价。“给力”、“正能量”无疑是一类有好的社会影响力的情绪都被带动,一切正义的事情都在发生。而“正能量”、“给力”便是对这些行为的赞同。反映出社会风气的改善。
在一拨又一拔网络新词中,许多人迷失了。他们在网络中、现实中追逐,企图将其霸占,以至于流行词的泛滥成灾。
低欲、恶俗倾向的词在人群中弥散开来。这是流行,网络中不可避免出现的情况。我们大可避免出现的情况。我们大可不必太过困挠。因为随时流逝,一切浪潮都将平息,一切流行都将成为过去。
然对于许多个人来说,却是极度危险的,一不小心被浪潮打翻,溺死在江中。
我们生活在网络里,现实中,网络流行元素让我的生活平添许多趣味和嚼头。
流行,流行词,那一股又一股的浪潮,拍打在江岸。后浪推着前浪前进,前浪终死在沙滩之上。
你我共驻潮头,傲立在江边,观这潮起……潮落……

经典网络文章篇(三):合理利用网络_议论文作文500字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互联网上,你可以和远在大洋彼岸的朋友直接对话;你可以随便翻阅世界各地的网上图书资料;你可以交流最新的科研成果;你可以网购;你也可以在家里请最好的老师为你上课……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网络的负面影响,“键盘侠”的存在摧害了一批又一批人,许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因而荒废了学业,因此合理利用网络格外重要。
任何一种新事物的诞生都存在它的两面性,互联网亦是如此。网上有许多有用的学习资源,可以用来学习,可以浏览新闻,同时在网上人们也可以聊天购物,基本上实现了古代人所说的“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也就证明了互联网存在的必要性。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的存在也的确有弊端,但我们绝不能因噎废食,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规定来限制网络上那些不轨的行为。
不光是国家需要出台相关政策,青少年也应该加强自身的抵抗力,上网时有意识地去避开一些不好的事情,避免沉迷于网络,增强自身的“抵抗力”,抵制不良诱惑,远离网络游戏,合理利用网络去做些有利于自身成长的事情。
总而言之,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只要我们能够合理利用它,就一定可以造福于人类。

本文来源:http://www.jljhlq.com/z99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