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作文
作文
字数
高中
作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作文 > 1000字作文 > > 心灵成长6篇

心灵成长6篇

发布时间:2019-01-10 12:20:17    来源:精华作文网    访问:

【www.jljhlq.com--1000字作文】

篇一:[心灵成长]不是所有人都要住进心里_成长的烦恼作文1000字


如果宽容失去了底线,那便是虚伪,我们可以对人宽容。但也要明白,并不是所有人都要住进心里。
——题记
中国人似乎总被教导一个道理,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我们可以说这是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人懂得宽容圆和,但是从某一方面来看却也限制了人的个性。就拿个简单的道理来说,生活中难道人人我们都看得顺眼吗?若一味追求宽容,反而会失了自己的底线。幸好,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有所偏颇的,它既要求我们宽以待人,也告诫我们道不同不相为谋。
道不同不相为谋,事实上,在生活中如果觉得自己看不顺眼的人,除了必要的表面功夫。大可以不必搭理他。因为,你要明白一个道理,并不是所有人都要住进心里。我有个朋友,以前她的闺蜜总是向她诉苦。她的闺蜜因为家境不好,所以看到生活处处都是险恶,她无法忍受这种痛苦,便把我的朋友当成垃圾桶,每次见到她,都跟她诉苦个没完,而我的朋友总是耐心地安慰她,劝她以后会更好,而且我的朋友在工作生活中不断帮助她,她却没有跟我的朋友说过一句谢谢,似乎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事实上,到了那位闺蜜大学毕业之后,她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有了更美满幸福的家庭。,她已经有一个很好的改变了,但是这时,却没有再找过我的朋友,而我的朋友在她家境不好的时候被她的诉苦,搅得心神不宁,痛苦不堪。我曾经问过我的朋友,既然你当时觉得她把你当成垃圾桶,她的诉苦搅你不胜其烦。甚至她这个人对你没有任何帮助,你为什么还要把她当成闺蜜?为什么不减少与她的联系?我的朋友回答道,因为当时我就是朋友眼中的老好人。对每个人都很好,也不曾和任何一个人说过硬话。我不知道我该怎么拒绝这种朋友。
试想一下,成长路上的我们是不是都是像我朋友的就是这种老好人,我们不敢轻易对任何一个人说不。就算别人搅了我们的底线,弄得我们不胜其烦,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我们还一味地宽容别人,把他当成朋友,甚至是那种对自己没有任何帮助,损人利己的朋友。或许,我们交朋友的时候,往往需要倾听一下别人的意见,看一下别人眼中自己的朋友是怎么样的,或许那位朋友并不是很好,而你却浑然不觉,把一头黄鼠狼当成了自己的好朋友,结果反而会伤了自己。
而从心理学上来讲,你所越在乎的事便会对你产生的影响越大,换句话来说,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你越在乎的人伤你越深,所以我们交朋友时要谨慎,不要轻易把自己的宽容施加在别人身上,要明白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要住在你的心尖尖上的。不要轻易把别人收进心里。不要做一个老好人,学会说不,才是能交到真正的好朋友的智慧。

篇二:[心灵成长]关注孩子心灵成长说明文600字


昨日我听了“知心姐姐”的报告后心有顿悟,非常感谢朱棣文小学能为我们家长组织这样的讲座,真是及时的“心灵鸡汤”啊!
演讲老师的字正腔圆和幽默诙谐的风格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可贵的是他还把一些教育孩子的误区和要点,融入简单的话语和生动的实例中,让家长们非常容易地接受和理解。回想起老师的演讲中,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的五大养分:肯定、自由、宽容、情感和梦想。
第一种养分是肯定,让我意识到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和接纳孩子的情绪,而且要充分给予孩子自由。其中包括支配时间的自由、兴趣爱好的自由、隐私的自由和阅读的自由。唯独这样,孩子以后的性格才会比较完善,同时也会充满自信。
第三种养分是宽容,就是要允许孩子和我们不一样。因为我们和孩子是完全平等的,不要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当我们家长持一颗宽容博大的心与孩子相处,相信孩子以后也一定是个宽宏大量、有气魄的人。
第四种养分是情感。我们要让孩子拥有一颗易感的心,内心是柔软并善良的www.99zuowen.com,同时学会感恩。如果能对给予自己帮助的人真心表达谢意,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一定是快乐而且受欢迎的。
第五种养分是梦想。人要有梦想才会有追求。给于孩子鼓励,让他编织一些梦想,那他的内心才不至于空洞无味。
我们家长都应该尽自己所能给孩子提供上述“养分”。唯有这样,生命之花才会美丽绽放,孩子收获硕果的同时也造福了整个地球。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我们和孩子一起给心灵加加养料,一起成长!

篇三:[心灵成长]成长的痕迹_心灵的成长作文450字


成熟不是心变老,是泪在眼里打转还能保持微笑。
——题记
很久以前,以为自己早已长大,可以挣脱束缚,可以独自一人,离开羽翼的庇护在未知的地域去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终于有一天,突然明白曾经自以为的成熟不过是用来掩饰自己不想承认却实实在在存在的幼稚。
又是一次考试,还是那些司空见惯的格调,根本没有重视那次考试的自己还是一如既往肆意挥霍青春。虽然料到了是无比糟糕的成绩,但当真正看到惨不忍睹的分数时,泪水终究没有克制住地掉落了一地,碎了满地的哀伤。
那一刻,能清楚的感到不可名状的痛肆无忌惮的刺激着脆弱的心脏。世界变成了黑白色,除了忧伤还是忧伤。
一缕阳光漫不经心地停在了窗前,晃得睁不开眼睛。顺着窗户外望去,腊梅花开得正盛,一阵风拂过,沁人心脾的香让人顿感舒畅。腊梅不也是历经寒冬的洗礼才变得芳香的吗?
忽然间释怀,不就是一次失败吗?连失败都承受不起的人才是真正的失败者。忽然间发现自己长大了,心智变得成熟,再也不会因为小小的挫折跌倒而站不起来。
其实,一个人真正的成长指的是心。

篇四:[心灵成长]《心灵之窗》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心灵之窗》这篇文章,它给我的感受很深。
这篇文章主要是写许多人对一个问题的解答。这个问题是:在一间四面无窗的空房子里,假如有一扇窗,窗外会是什么呢?这些人都根据自己的经历解答。只有一位白发老人说得话,着实耐人寻味:“窗外有什么,取决于你的心灵—这扇窗。”
我多读了读文章,又联系实际想了想,才明白: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心中想的是什么,就能从眼睛里“读”出什么。难怪人们说,小孩的眼睛晶莹透亮,那是因为小孩纯真可爱呀!所以这也印证了那老人说得话:“窗外有什么,取决于你的心灵—这扇窗。”换句话说,窗外什么都有,心中想的不同,你看见的,自然也不同。
是呀!心灵,才是“窗”的本身!
心灵之窗读后感(二)
今天,我看了《心灵之窗》中的《我还能再救一个》的真实故事,里面讲述着四川汶川大地震的一个感人故事。
故事中一位记者到绵竹来关注大地震的情况,那时,她看到的只能用四个字形容,那就是:“世界末日。”她几乎无法工作,眼泪也从没有停过,太惨了,一片一片的废墟,到处是哭喊的声音,救援队发了疯一样的救人,然而救不了人的她,也扔下了相机去帮忙救人,因为那情景让你不可能站着看着。在一个学校现场看到了她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幕,学校的主教学楼坍塌了大半,当时正在上课,几乎有100多个孩子被压在了下面。全是小学生。一些似乎是消防队员的战士在废墟中已经抢出了十几个孩子和三十多具尸体,看着那些小小的,带着红领巾却再也无法睁开眼睛的孩子,她突然觉得自己说话的勇气都没有了。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因为余震和机吊操作发生了移动,随时有可能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救援十分的危险,几乎等于送死,当时的消防指挥下了死命令,让钻入废墟的人马上撤出来,要等到坍塌稳定后再进入,然而此时,几个刚才废墟出来的战士大叫又发现了孩子。几个战士听见了,马上转头,又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块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几个往里转的战士马上给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两帮人在上面拉扯,最后废墟上的战士们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带,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就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看到这个,我的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所有人都哭了,然而所有人都无计可施,眼睁睁的看着废墟第二次坍塌。后来,那几个小孩子还是给挖出来了,但是却只有一个还活着,看着那些个年轻的战士抱着那个幸存的小女孩在雨中大叫着跑向救援所在的帐篷的时候。……
我已泣不成声。这时,我有许多感触:在我们幸福生活的时候,有许多人在痛苦的挣扎。在我们面对失败时,我们也肯定站不起来、也只会哭泣,而在绝望中爬出来的人,在面对失败时,也能勇敢的站起来。这就是差距!
心灵之窗读后感(三)
看了《心灵之窗》一书,宛如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藉由每一篇章,带领我们走入心灵深处,启发本具的美善天性,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循善而行,善用生命的良能。
本书分五个篇章,但归纳起来无非是要认识心灵、契合真心--人都有清净的本性,只是常常被烦恼与社会中的复杂诱因所蒙蔽。透过一篇篇真情至性的短文,可以让我们反观自照,重新认识原来的自我。
当心中的善念深耕茁壮后,不要只是独善其身,最重要的是付出良能,就如在暗室中,点燃一盏烛光引进光明,也让大家点燃心中的烛火,这分心光就能绵延不绝。若能化意念为行动,将心中的善念付出,温暖别人的心,也引导出更多人心中的善,如此不仅温暖了他人,也肯定了自我、激发心灵的成长。
及时行善是心灵成长的良方,一棵大树也是源于一颗种子,在心中种下一颗善种子,打开心灵之窗,让阳光滋养,成就心田的善念,终能得到美善的丰收。

篇五:[心灵成长]《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1500字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1500字
 
来到爸妈在线工作不久,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事给我推荐了一些心理学的专业书籍。当听到《遇见未知的自己》这个书名的时候,内心顿感新奇,单是书名就深深吸引了我。工作闲暇间,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了这份神奇的礼物,开始了内在心灵成长的漫漫旅程。
 
《遇见未知的自己》是台湾女作家张德芬的成功力作,于2007年6月在台湾出版,是一本有关身心灵成长的小说。张德芬以其深入浅出的笔触揭示出了困扰人们的烦恼痛苦的深层的原因,以明线暗线双线结合的形式讲述了主人翁心灵成长的历程,以通俗易通、平实朴素的言辞解读了深刻的人生道理,让我们一同走进张德芬,品读《遇见未知的自己》,搭乘心灵成长的列车,达成身心灵的和谐统一。
脑海里一直有个念头儿,总觉得《遇见未知的自己》是上帝送来的礼物,在打开礼物的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许多……
《遇见未知的自己》,让我知道世上只有三件事:老人的事,他人的事,自己的事。
所谓的三件事,不只是单纯的三件事,而是看问题的三种视角。老人的事指的是老天爷安排好的、人力无法改变的事实。对待这样的事,我们只能顺应自然、遵其规律,不与之抗衡,内心平和,要淡然悦纳。他人的事,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即使是自己的家人,那也是别人的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管好自己的事情,觉察自己的心声,修心养性,寻找内在的真我。
管好自己的事情,看似是自私的,实则是大爱无私的。管好自己,包括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语言、行动、习惯等等,管好了自己就不会给别人添麻烦,就是爱别人,更是爱自己。管好自己的事情,才有能力去管别人的事。
《遇见未知的自己》,告诉我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外面没有别人,所有外在的事物都是你内心投射的结果。所以,当你论断时,或许你只看到了片面。所有让外面心理上受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想法,和围绕这个事件所编造的故事。很多忧虑和焦躁都是自己编造的,把别人强加到自己的故事里,制造麻烦。有时候换个角度想一下,事情就会有另一个表情。如果非要编故事的话,为何不编一些美好的情节呢?让生命温馨一点吧。
《遇见未知的自己》,帮我重拾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遇见未知的自己》告诉我,生命的困顿转折是建立内在力量的最好时机。问题和困境不是来找你麻烦,而是来帮助你,帮助你找到你自己,帮助你内在成长,变成一个更接近你自己本质的人。而大部分的人碰到困境时,都有很多的埋怨、躲避、压抑,但真正有智慧的人会从中找到成长的契机。曾几何时,我掉进了脆弱的泥潭,内心的能量被消耗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消极和抱怨。常常觉得自己很倒霉,怀才不遇,社会不公,《遇见未知的自己》在带我寻找真我的过程中让我更清楚的认识了自己,消极抱恨的我不是真正的我,真我应该是乐观向上、祥和快乐的我。于是我卸掉身上背负的消极的东西,努力获得心灵内在的力量,重拾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人一生追求的归纳起来只有几个字,那就是爱,喜悦,和平,真我,其他所有与植物馆的都是生命的假象。在追求爱,喜悦,和平,真我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积蓄心灵内在的力量。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心灵更强大呢?
张德芬说:“先要为发生在你身上的每一个事情都负起全责,负起全责的意思不是说将错归到自己身上,而是说这件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我用什么方法做到最好。能够这样,就会一步步累积内在力量,成就所要做的事情,变成一个更开心的人。”让我们顺从生命的规律,在阅历中不断成长,汲取心灵内在的力量,活出一个身心灵合一的真我!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1500字
 
这本书虽然是在我急需的时刻买的,但买来之后,未敢急着去读,怕这一顿温馨柔情的盛宴被饕餮得杯盘狼藉;或者仅是草草吃完,勉强充饥。我不是想用来充饥的,而是想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受益一生。。。。。。想使自己这“无心”之人,读完后,能够为自己找回一颗鲜活的“心”。。。。。。
发现这本书是作者2007年秋完成的,2008年1月出版。所幸在我迫切需要成长,需要破茧而出的2008年,有朋友推荐给我,感觉自己真的很幸运!
封面:一个女人坐在高高的楼顶上,任风吹拂着她飞扬的长发,抬头仰望着天空。。。。。。给人一种很舒心。。很舒展。。很舒畅。。的感觉。。
目录:提示语即给人一种心灵的启迪:
“我们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息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
“死亡来临的时候,会把所有不能代表真正的我们的东西席卷一空,而真正的你,是不会随时间、甚至死亡而改变的。”
“如果你不断重复做某件事,在生理学上来说,我们某些神经细胞之间就会建立起长期且固定的关系,比方说,如果你每天都生气,感到挫折,每天都很悲惨痛苦。。。。。。那么,你就是每天都在重复地为那张神经网络接线和整合。这就变成了你的一个情绪模式。”
“你知道吗?天底下只有三种事:老天的事,你的事,他人的事。”
“痛苦是你创造出来的,因为那个是你对事情的解释。”
“臣服的好处就是,当你接纳了当下,不徒然浪费力气去抗争的时候,事情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你才发现原来的挣扎真的是白费力气。”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
“凡是你抗拒的,都会持续。”
“我们不知道一切的问题都是出在自己身上,只要改变了自己,改变自己的心境,所有的外境,包括人、事、物都会境由心转地随之改变。”
自序:
“发现我们大多数的人竟然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更糟的是,我们是自己思想和情绪的奴隶!”
“我多么希望看到更多的人能够活出他们想要的人生,找回真正的自己呀!”
第1章我是谁?
好象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知道“我是谁?”,更糟的是,甚至很少有人去想“我是谁”。。。。。。
想了想。。假如老人问自己“我是谁?”。以目前的状态,我或许会答:“我不知道”或者“我谁也不是”吧。。。。。。
(当然,假如象女主人公那样,在那个与老公吵架后飞车半路遇险的雨夜,面对一位陌生的面目慈祥的白袍老人时,答案也许会和女主人公一样吧。)
第2章我不是谁?
我们不是我们的身体
不是我们的思想和情绪
不是我们的灵魂
“我们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息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
第3章我们到底要什么?我陪着女主人公--若菱一起思考那个雨夜小屋中白袍老人留下的问题:
“我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幸福的生活(我的答案)
“什么是世界上所有人都想要的东西?”------爱
第4章我为什么常常不快乐------失落了真实的自己
“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象这个论坛里的一些人)
“我们人类所追求的东西,也不过五个字就可以表达出来—爱,喜悦,和平”
喜悦与快乐是不同的:
快乐—取决于外在的东西,容易消失;
喜悦—由内而外的感觉,一旦拥有,外界是夺不走的。
第5章角色面具
老人的一些提示:
“我们从小到大,都有一个意识,www.99zuowen.com,那个意识在你小时候有记忆以来,就一直存在,陪着你上学、读书、结婚、做事。所以,有一个东西,在我们里面是一直没有变的,尽管我们的身体、感情、感受、知识和经验都一直在改变,但是我们仍然保有一个基本的内在真我的感觉。
这个内在真我不会随你的身体而生,也不随着死亡而消失,它可以观察人世百态,欣赏日出月落,云起云灭,而岁月的流转,环境的变迁,都不会改变它。”
第6章未知的自己
真我就是------爱、喜悦、和平。
我目前还是在机械地阅读,但感觉里面的许多许多话都是对着自己说的,说的都是自己。随手记取一些对自己影响较深的文字,暂还未上升到感性和理性认识的高度。
“爱、喜悦、和平是我们曾经拥有的,所以我们才如此执著地追寻它们。。
你看看所有的小baby,就知道了。”
“孩子的哭闹是属于生命能量自然的一种流动,完全无损于他们的本质。哭完、闹完,他们可以一下子又回到内在和平的喜悦境界。是大人自己没有办法承受,反而去打压他们,才造成问题的呀!”
第7章能量争夺战
“。。像音符的波动一样,是振动的频率,也就是能量。”
“我们与所有存在的生物之间,都有一定的能量振动的交流、互动。”
“好的能量和负面能量一样,都有很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1500字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网上,励志的书看过不少,灵修的书却从没涉及过,总觉得所谓灵修总有些玄学的味道,看上去似乎有些“唯心”。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这本书的作者张德芬的介绍,从一个光鲜亮丽的新闻主播到一位为追求自我真相不辞艰辛跋山涉水的心灵修行者的蜕变,让我对所谓“灵修”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从关注这个人,进而关注起她的作品来。而关于张德芬的作品,首推的应当就是这本《遇见未知的自己》,据说这是华语世界第一部身心灵小说,她用一个深入浅出的故事把多年来灵修的心路历程分享给大家。
这本书教会我们如何快乐地生活,走出困境,如何循序渐进地改变生活,使之更加美好。她以小说的形式来向人们讲解和诠释一个个耐人寻味又贴近生活的道理,感觉很特别。人生,在琐碎的细节中,让天性的纯真蒙尘,不能再以纯真明亮的眼睛注视身边的人事和这个世界。竞争和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极大地放任了人性私欲的膨胀,于是,人就陷入到贪婪和占有的漩涡之中,正如书中主人公若菱所言“活着好累!”,以至于渐渐累到失去自我,以至于连“我是谁”这个基本问题都看不起清楚的地步。正因为失去了真实的自我,追求的是内心真实需要以外的东西,所以,占有得越多,迷失得越严重,内心就更加迷茫痛苦。所以,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家庭中,压力越来越大,失望越来越多,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常常困惑——我为什么常常不快乐?
书中一位老者给出答案:那是因为我们失落了真实的自己,没有学会用潜意识的方式去处理情绪。记得老人的教导:“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表现,你不是你的成功,你不是你的失败。这些外在的东西,丝毫动摇不了你那个内在的真我,看清楚小我的虚假认同。”我们常常用许多的信念、价值观、态度、标准,来约束自己,也来衡量、批判他人。这些就是我们每日所想的基础,可是我们从来不去检测我们思想的基础,从来不去检测我们思想的正确性。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我们会根据我们的经验和掌握的知识去判定它,不管它带给我们的是快乐还是痛苦,其实大多数是因为我们的思想导致的。很多事情,并不是它自然的发生,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是我们自己选择他们这样的或那样的发生。就像书中所说的,事件本身都是中立的,因为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当情绪不好时,请默念:“我看见我寻求被虐待的痛苦感受,我全心地接纳这种感受,并且放下对它的需要。我们人受苦的最大的原因,就是抗拒事实。臣服的第一步,就是要先看到自己的抗拒,而且看到自己的抗拒是徒劳无功,无济于事的。所以,我不会继续在上面撒盐。我会努力让伤口好好愈合,使自己的情绪和心灵恢复健康。”快乐不快乐决定权在自己,事情的最后结果也是自己的选择,和别人无关。不停地向外界抓取,去抓本不属于我们的东西,当然会痛苦,当然会失落。要正视自己的想法,真正的快乐是自己给予自己的,别人给不了,也无法给予,不要找错了方向。想要快乐,首先要平静的接受生活中的不快乐,正视我们的不幸,学会“臣服”于自己不完美的人生事实,甘心地去接受,慢慢找到一条可以使自己喜悦的路,不在以前,只在当下。
当然,快乐不等于肤浅,恰恰相反,真正的幸福,来源于对生命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思考、孤独、痛苦、彷徨、坚持、执著,就是获得人生幸福的必由之路。只不过,要有技巧,能够使自己在恰当的时候,陷入沉思,感受孤独;又可以在恰当的时候,打开心怀,投入生活,变得真正的开心快乐
书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没有人能知道自己最终会走到哪里,但是总可以确定想去的方向。无论身处力争上游的快跑阶段,或逢人生变故减速慢行的彷徨时刻,或是看尽千山万水绚丽归于平淡的踌躇关头,面临着其中许许多多的喜怒哀乐,唯有保持关照内心并惜福感恩的心态,一切才会走向完美。
这本书里有很多很棒的提示、指引、提问和探索。如果你的人生正在不知何去何从,不如拿起《遇见未知的自己》,它将成为你的一份人生地图。
 

篇六:[心灵成长]铭记那一刻微笑_优秀散文范文1100字


 
生活中的小事,不经意间,改变着我们的成长,揭示着人生的启迪。
——题记
一件平凡细微的小事,可能会使我们顿悟,使我们的感情丰富,使我们的心灵成长。在慢慢的成长之路上,时光恣意地流淌,不经意间,有些东西已藏在心中,可能,我们并未发现。
遇——成长的萌生
秋季的黄昏,我正行走在平日熙来攘往的街道上,阳光在我的身后拉出一道长长的灰影,四周的景致也如那一样,充斥着凄寒、悲凉的气氛。我由于考试严重失利,在父母和老师严厉的声讨下,逃脱了那个使我感到排斥的学校和家庭,想在远离压力的地域获得一丝明悟,便在这寂静的环境中独自慢行。我不停踢着脚下的石子,在狭长的街道上碰撞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心里暗暗抱怨着,习习的秋风拂过脸庞,带不来一丝清爽,只有刺骨的寒冷。影子越拉越长,我继续沿着街道行走,从街道的另一端突然闪现出一个人,原来是一个要饭的乞丐,他那单薄的身躯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黝黑的脸上刻印着条条皱纹,记录着岁月流逝的痕迹,一双苍老又浑浊的眼睛无神的观望四周,浑身脏兮兮的。
观——成长的衍生
可能与我一样渴求帮助吧,我渐渐走向街道的一边,伫立在一棵柳树下,趁着休息的空档,我顺便窥视着周围,也包括那位老乞丐。老人身前的破碗里稀落地躺着几元钱,看样子,没有多少人愿意施舍,当然其中也有我。可能对现在的弄虚作假太过敏感,我对一切可怜的举动都表现出不信任的态度。这时,从街道上走来几个年轻靓丽的女子,可想而知,都远远的避开老人,径直走掉,眼神中还闪烁着鄙夷的目光,更不用谈施舍。不经意的,那轮夕阳渐渐向下挪动,一阵阵刺骨的寒风袭过,我不由打了一个冷颤,紧了紧身上的外衣,下意识瞄了一眼老人,他仍在用那无助的神情打量着四周,那眼神中折射出的无奈和落魄让我游离几分动摇,老人应当不会欺骗路人吧,至少不用在这冰冷的秋日中乞讨,我心里想着,油然而生一股怜悯之情。
助——成长的行动
谁不渴望帮助,思绪在脑中闪过,我快速地走向老人,从口袋中掏出一张十元纸币递进了老人身前的破碗中。老人一愣,慢腾腾地抬起头来,正对着我,那是一张沧桑、古朴的脸,在人情的冷漠中一点点被摧残,显得无比憔悴,浑浊的双眼中折射出了点点希望,僵硬的面孔渐渐扭动,对我淡淡的笑了——那是多么纯洁的笑,胜过千言万语的感恩代谢,在落日即将被吞没的最后一抹光辉下,映衬出对黑夜的不惧,对黎明的预判。
悟——成长的启迪
我在月光下的街道快步行走,心中早已没有了排斥。秋风,还在刮,却没有了凉意,老人淡淡的笑像燃烧的火烛,温暖着我的全身,照亮着回家的归途。我在这个无压力的地域找到了答案。
时光会消散、记忆会遗忘,但老人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淡淡微笑和友爱、坚强、平和的身影会铭刻在我的脑海中,驻藏在我的心灵中,伴随我的成长,永不磨灭。

本文来源:http://www.jljhlq.com/z84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