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作文
作文
字数
高中
作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作文 > 日记 > > 鲁人版高二必修教案:登高教学设计_登高教案设计,《登高》教案设计反思

鲁人版高二必修教案:登高教学设计_登高教案设计,《登高》教案设计反思

发布时间:2014-09-07 07:50:22    来源:精华作文网    访问:

【www.jljhlq.com--日记】




登高
教学目标:
1、感受诗歌所绘之景,体味所抒之情,及绘景、抒情之法。
2、感受杜甫心系苍生、情寄邦国、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教学重点:
1、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江流奔涌,秋风萧瑟,万木凋零,凄冷的风中,一只孤鸟在空中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衣衫褴褛、步履蹒跚的老人,朝山上走来。年过半百、“老臂偏枯耳半聋”的他面对漫天飘飞的黄叶,面对滚滚奔腾的江水,面对万里之遥的故乡,面对着战乱不断的国家,不禁百感交集,放声悲吟: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用多媒体放映诗与画《登高》):
这位老人就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杜甫,这首诗歌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七律《登高》。我们首先一起来了解一下这节课的学习任务。
学习目标:
第一,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本诗;
第二,赏析本诗所绘之景,所抒之情以及绘景抒情的手法;
第三,感受杜甫心系苍生、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展示教学任务)
二、展示诗歌的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大历二年(767年),是杜甫去世前三年在四川的夔州所作。没来夔州之前,他寓居在四川的梓州。在梓州,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觉得中原以定,于是陡然萌发了“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念头,但未能实现。公元765年5月,他的老友严武辞世,他在蜀地便失去了生活等诸方面的依恃,境遇每况愈下,只好离开了经营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们,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才到夔州。如果不是当地都督柏茂琳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地住三个年头,可能还得四处漂泊。就在这三个年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难,身体也非常不好。因此,这首诗是杜甫在极度困苦的情况下写成的。
三、朗读训练
1、首先,请同学们听一遍配乐朗读《登高》。教师指点重读及停顿。
2、学生跟着配乐朗诵一遍诗歌。
3、学生自由朗读1~2遍,注意感情要充沛真挚。
4、请学生单独朗读。3~4名同学。
四、分析课文。
师:从《登高》这首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律诗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生:先写景,后抒情或者议论
师:是的,律诗在结构上一般是先写景,后抒情。《登高》被后人成为“古今律诗之冠”,它的写景抒情主要是如何分布的呢?

本文来源:http://www.jljhlq.com/z9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