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作文
作文
字数
高中
作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 > 《范进中举》说案 (参考教案)_范进中举预习案,范进中举教案

《范进中举》说案 (参考教案)_范进中举预习案,范进中举教案

发布时间:2014-10-01 13:00:26    来源:精华作文网    访问:

【www.jljhlq.com--高三作文】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比较阅读,从比较中欣赏文学作品,感知艺术形象。

  2、了解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进行讽刺的艺术。

  能力目标:

  1、以培养自读能力为主,训练学生运用"比较法"进行分析的能力。

  2、采用引伸法,让学生变换思维角度,培养他们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思想及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与罪恶有进一步了解。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4]

   

  《范进中举》是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讲读课。这是一个小说教学单元。本文承接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己》,是又一篇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对读书人残害的名著。节选自《儒林外史》,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与罪角有更深的了解,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欣赏、感知艺术形象。为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文学名著的能力打下较好的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运用"比较法"阅读分析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境遇,分析重要人物范进和胡屠户的人物形象。

  2、难点:理解范进发疯的原因及对科举制度的批判。

  (三)教材处理:

  这篇文章内容生动、语言形象,在一课时教完,学生容易被其情节和语言所吸引,而不容易着眼于对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分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不断发展兴趣,领会本文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长课文尤其要注意精讲,讲求适当的取舍。本文的关键在"中"字上,要抓住这一关节点生发开来,以收"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重点分析范进和胡屠户两个人物,并注意处理好与《孔乙己》一文的比较阅读。

本文来源:http://www.jljhlq.com/z23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