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作文
作文
字数
高中
作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作文 > 写人作文 > > 《酸的通性》说课稿 |参考教案_酸的通性教案,函数单调性说课稿

《酸的通性》说课稿 |参考教案_酸的通性教案,函数单调性说课稿

发布时间:2014-10-14 18:16:48    来源:精华作文网    访问:

【www.jljhlq.com--写人作文】

一、教材分析
《酸的通性》是在学生学习稀硫酸、稀盐酸后对一类物质化学性质的概括,而且是学生第一次概括一类物质的化学性质,它对学生今后学习“碱的通性”、“盐的化学性质”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培养学生从诸事物的个性中概括出共性并达到认识事物的能力,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以及在教材中的特殊地位,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㈠知识目标:
1、 了解酸的涵义。
2、 了解酸的通性(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3、 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及其意义。
㈡能力目标:
1、 使学生逐步懂得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事物规律的过程(即从现象到本质)。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㈢情意目标:
1、 使学生初步认识一般规律有其局限性。
二、教法学法设计
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对教法和学法作如下设计:
1、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在教学中采用问题和演示实验为教学情境,配以讲授、讨论、归纳、对比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提问、思考、议论(讨论)、讲解、练习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释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解释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识过程,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才能如期完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学过程是学生认知过程和情意活动的有机结合。结合本课的实际,对教学过程作如下的设计:
㈠总体思路:
⑴导入→⑵回忆已学知识→⑶归纳酸的通性→⑷分析变化的本质→⑸酸的通性的本质→⑹酸的涵义→⑺巩固练习及迁移(编有酸与金属不能发生反应的题目)→⑻质疑→⑼金属与酸反应→⑽金属活动性顺序→⑾本质→⑿巩固迁移
1、 以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的设计思想
本课的总体设计思想是根据基于现代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的学习和记忆基本模式构建的。
信息加工理论的内部过程及以此为基础构建的学习过程可描述如下:
信息加工理论的内部过程 学习过程(学习事件)
①接受器接受刺激 ①引起注意,确保刺激被接受
②通过感觉登记器登记信息②告知学习目标,建立适当的预期③选择性知觉信息,以便在STM中储存③提示从LTM中提取先前学习的内容
④通过复述在STM中保持信息 ④以富有特色的方式呈现材料,确保选择性知觉
⑤为在LTM中保存对信息进行意义编码⑤以适当的语义编码指导学习

本文来源:http://www.jljhlq.com/z26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