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作文
作文
字数
高中
作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作文 > 写景作文 > > 《正确把握宽容友善》说课稿 |教案设计_正确把握宽容友善,生活需要宽容友善教案

《正确把握宽容友善》说课稿 |教案设计_正确把握宽容友善,生活需要宽容友善教案

发布时间:2014-10-21 11:53:43    来源:精华作文网    访问:

【www.jljhlq.com--写景作文】

前黄初中 吴浩祖 各位评委:你们好。今天我说的课题是:正确把握宽容友善。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本节内容的构思。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本节课是七年级政治第二单元“善于交往”中第7课“让人三尺又何妨”的第二节内容。善于交往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之一,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会交往并且适应社会的需要。整个第二单元着重就刚进入中学的学生如何在新的环境和新伙伴中进行交往为线索展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从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中,从心理和品德两个方面,去探求、学习和实践交往的品德与技艺。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交往的前提和基本品质——平等待人和相互尊重。本节内容是对交往品质的进一步深化,主要是学习如何正确把握宽容友善的界限。宽容友善不是是非不分,不是麻木不仁,也不是软弱无能;宽容友善不是纵容,也不能丧失原则,本课的主题就是针对学生在宽容友善问题认识上的误区进行方法指导。可以说平等、相互尊重、对人宽容友善是交往中的几个基本原则,这为正确处理班集体中同学关系和学生进入社会与更多的人交往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前面知识的进一步深入,又为下面知识的学习做了充分准备,同时也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了基础。2教学目标的确定:据我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确定了如下教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正确认识宽容与软弱、宽容与严格、宽容与维权的界限。能力目标:学会正确运用宽容、友爱的心态和情感,与同学、老师、他人相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宽容、与人为善是交往的品质,是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乐于宽容待人,与人为善。3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已经学习了第1框《生活需要宽容友善》,知道了生活需要宽容,但是他们对宽容友善在认识上会存在误区,在学习、生活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践行宽容友善也会存在诸多问题。而通过第2框《正确把握宽容友善》的教学,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践行宽容友善,将宽容友善转化为一种长期的交往习惯、一种内在的道德素养,做到知行统一,因此,本节课把“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宽容友善这一交往品质”作为教学重点。由于宽容与软弱、宽容与严格、宽容与维权三个问题涉及到心理、道德、法律等多个领域,而初一学生在这些方面的知识较欠缺,在理解上会有难度,因此“正确把握宽容与友善的界限”是本课的难点。而突破本课的难点,是为突破重点服务的,“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宽容友善这一交往品质”是本课教学最终的落脚点。二、说教法马卡连柯说:“老师通常是不能等待这种情况的自然出现,他必须自己去建立能够唤起学生的必要心理状态、观念、情感、动机并激发他们的外部环境。”所以老师要通过创设特定情境使学生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为此在分析教材内容和教材结构的基础上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我将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运用flash动画、图片、文字材料等资料,通过情境教学法、阅读讨论法、亲身体验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民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三、说学法本课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学生都有自己的切身体会,因此本课学习主要采用:阅读——思考——讨论、合作学习法、课后的实践活动等方法。四、本课的教学流程设计1课的导入老师提出问题:①在自己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没有被同学、父母或老师误解、错怪甚至伤害过?②当时自己怎么处理的?这样处理的结果是怎样的?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发言。设计这一环节的意图是: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可以暴露学生对宽容友善在认识上的误区和在践行宽容友善时存在的问题,这样就可以以“疑问”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课内容作好铺垫。2讲授新课活动一:播放flash动画“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乘客小王不小心踩了小赵的脚。针对这一事件创设两种不同的情境:1小赵在被踩后说“太不象话了!长眼没有?”小王说“叫什么叫?踩你又怎么样?”2小王在踩了小赵后说“对不起,踩了你的脚。”小赵说“没关系,难免的。”然后让全班学生共同讨论两种情境带来的结果,并进行评价。(这儿允许学生对两种情境的结果有尽可能多的设想)设计这一环节的意图是:第一,通过播放Flash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切身体验、理解宽容的作用;第二,使学生懂得宽容别人无心的伤害不是软弱无能的表现,而是一种十分可贵的精神境界,在宽容别人的同时,也会赢得别人对你的尊敬;第二,使学生明确如果缺乏宽容忍让之心,只会激化矛盾,加剧冲突;第三,引导学生要在学习、生活中践行宽容友善这一交往品德,将宽容转化为一种内在的道德素养,做到知行统一。

本文来源:http://www.jljhlq.com/z27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