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作文
作文
字数
高中
作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作文 > 读后感 > > 暑假读一本好书读后感(共7篇)

暑假读一本好书读后感(共7篇)

发布时间:2018-06-28 02:00:03    来源:精华作文网    访问:

【www.jljhlq.com--读后感】

暑假读一本好书读后感(一)

“暑假读一本好书”读后感小结

[“暑假读一本好书”读后感小结]
合肥市凌大塘小学开展
“暑假读一本好书”读后感小结
为倡导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拓展阅读视野,提高阅读能力,丰富暑假生活,努力建设书香校园,“暑假读一本好书”读后感小结.根据包河区教育体育局团委的布置.6月底到9月中旬,我校按照区团委统一部署的工作要求、方法步骤和时间安排,把“暑假读一本好书”读后感,安排给学生.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1、
领导重视,精心组织,读后感《“暑假读一本好书”读后感小结》.
学校根据包河区教育局的统一部署要求,对读书活动每一个阶段都作了周密部署,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切实把工作抓紧做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暑假多读书,并且,至少写一篇读后感.为加强对读书活动的领导,确保读书活动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工作,成立了由各教研组组长组成的工作小组,专门负责对上联络和日常具体工作.
2、
整体推进,上下联动
具体实施时主要是做到了三个明确:一是明确参加对
象.六月底根据文件,布置给各个班主任,让每个学生都能参加.
二是明确活动目的.让学生从小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拓展阅读视野,提高阅读能力,丰富暑假生活,努力建设书香校园.三是明确责任分工.校长负责组织、大队部具体负责,各班主任配合工作.
3、
总结表彰,推广先进.
到9月上旬,学校进行评比,评出校级一等奖10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50名,优秀奖若干名.然后,把获得一等奖的10份稿件报送给团委.
我校“暑假读一本好书”圆满的告一段落,但巩固和扩大读书教育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一定以这次读书活动为起点,以落实整改措施为重点,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读书教育活动,使读书成为广大学生经常性的自觉行动.
2010-9-15
合肥市凌大塘小学
  〔“暑假读一本好书”读后感小结〕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暑假读一本好书读后感】

暑假读一本好书读后感(二)

求暑假读一本好书的读后感
记得我纯真的少年时,天狼,爱在山野,最美的一盏灯的读后感

3.《记得纯真少年时》读后感(亲自撰写,绝不抄袭)(应为我也要写,分享)
走过童年(张皓霖)
暑假前夕,老师向全体同学下发了一张“暑假读一本好书”的宣传单,我接过宣传单,仔细的将各类推荐书籍目录扫视了一遍,遂即一眼便看上了《记得纯真少年时》,因此这本书也就被顺顺当当地选入了我的暑假读书计划中.
暑假到了,妈妈通过网上购物给我购买了这本《记得纯真少年时》,我第一次接到这本书,便急忙忙地打开书本,通过前言的介绍,我了解了书中所选的是作家徐鲁所著的美文和励志故事,大致涉及到了成长感悟、少年友谊、自尊自信、乡村怀念、珍惜亲情、享受大自然、亲近阅读等等主题.就这样,《记得纯真少年时》陪伴我度过了半个月的时光,终于被我完完整整地品读一遍,我很赞叹作者的文笔,他的文字清丽、雅洁、纯正,字里行间有一种淡淡的诗意和浓郁的书卷气息.无论是他描述别人的故事还是他亲身经历的故事都显得很生动有趣,给人一种亲切感.而且他笔下的故事本意都是教育和开导儿童和青少年,从一件件童年的回忆中找回最纯最真的自己,做一个自尊自信、团结友爱、珍惜亲情、热爱自然的人.
这本书给了我许多启发,因为每一个章节我都会获得了不同的收获,从“暴风雨中的伙伴”中我懂得了珍惜难得的友情,从“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中我看到了伟大的亲情;从那一首“校园朗诵诗”中我被带进了美好的校园生活,从那一片“鲜花的洪流”中我被冲进了满怀理想的世界;倾听那“遥远的风琴声”,将一位位小人物的大精神传承与赞扬,相约于“一生的邀请”,将一位位伟人的美德与魅力传颂和崇仰;“用美丽的汉语演讲”来表达我们心中对母语、对祖国的赞美之情,用“甜美的读书声”来表达我们心中对书籍、对知识的渴望之情;“迎接十六岁的太阳”正缓缓升起,它耀眼夺目的光芒照射出青春的色彩,体现了青春所具有的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也暗示了青春散发的无限的激情与活力,“大自然的美”是属于世间万物的美,我们不要去伤害它、破坏它,也不要去疏远它和冷落它,而应该像对待我们的生命一样,去善待、珍视和保护它,并且去亲近自然、感受自然,那时你会发现,其实大自然的美也是世间的一笔永恒而宝贵的财富.
虽然《记得纯真少年时》我很早就读完了,但书中感动、痛恨、欢喜、悲伤的情节仍时刻缭绕在我心头,确实让我感受万千,颇有受益,这本书的出现,也再一次勾起了我对那些童年往事的记忆,勾起了我对美好童年时光的怀念之情.
(好不容易完工,网上仅此一篇,如有雷同,绝对抄袭,请不要改格式,谢谢)

暑假读一本好书读后感(三)

2013暑假读一本好书读后感
1.《中国当代小说少年读库 十八岁出门远行》( 王蒙 主编)(明天出版社)
2.《中国当代散文少年读库 火炉上的湖泊》( 王蒙 主编)(明天出版社)
3.《中国当代小说少年读库 棋王》( 王蒙 主编)(明天出版社)
4.《中国当代小说少年读库 黄昏里的男孩》
5.《中学生版精美散文读本》
6.《青草的骨头》
7.《科学家大自然探索手记——鸟之巢》
8.《给世界的请柬》
9.《大地上的第一朵花》
10.《天狗》
11.《科幻文学精品图书 沙漠古船》
12.《金色水滴》
13.《智慧引领幸福》
14.《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19个伟大瞬间》
15.《在长长的跑道上》
16.《地球上的王家庄》
17.《一千张糖纸》
18.《常新港心灵成长系列:独船》
19.《一年中的50位天使》
20.《用爱安顿心灵》
21.《这个字,原来是这个意思》
22.《让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哲理故事》【暑假读一本好书读后感】

救救地球
——读《橡树上的逃亡》有感
“托比身高1.5毫米,就……”刚翻开书页,《橡树上的逃亡》就深深地吸引了我.它简单而又神秘,平实却扣人心弦.
托比的民族生活在大橡树上,他的爸爸——桑•罗尔奈斯,为了保护橡树的生态环境,拒绝公开一项能源发明的技术秘密,因此,全家被流放,继而被捕入狱,只有托比得以逃脱.面对全族人的追捕,托比找到爱丽莎、尼尔,与他们一起对抗作恶多端的乔•密西,终于打败了他,使满目疮痍的大树重获新生.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就像是这棵大橡树,曾经美丽而富饶,但如今,它却被越来越多的“乔•密西”污染、破坏得天昏地暗: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导致12000多人死亡;1968年,日本米糠油事件,导致10000余人患病;1984年,印度博帕尔事件,2500人死亡……这一串串数据让我们触目惊心.而这只是冰山一角:核泄漏、水土流失、温室效应……一个个隐患威胁着我们的家园.人类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是生机,还是毁灭?
人们渐渐觉悟过来,1996年4月法国政府提出了一项与城市污染作斗争,将市民“呼吸对身体无害的空气”的权利放在神圣地位的方案.光盘行动、植树造林……保护地球的行动越来越多.在此,我想说:救救地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元地球的明天更加美好

暑假读一本好书读后感(四)

暑假读一本好书征文,不能抄袭别人的.

书,就像春天里那细细绵绵的雨,滋润我干涸的心田;书,就像黑暗里的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进的道路;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开启智慧的大门……读一本书,会让我回味无穷,读一本好书,则让我受益终身、陶醉其中……
  每一本书就像知识海洋里的一朵浪花,而每一朵浪花则像是宝石一样闪烁奇异光彩,让人无限地精彩,令人遐思飞扬!翻开那本又黄又脏的日历,才发现时光匆匆,过去那个幼稚的我早已不知所踪.畅游书本的海洋,静静地聆听着古老的歌曲,回忆过去,一本本书籍在脑海理轮过.还记得当初,生日时老爸送了我一本《伊索寓言》,他把书递给我的那一刻,语重心长地说:“这本《伊索寓言》里面有很多故事,但每个故事的篇幅都很短,虽短,但却蕴含着人生的大道理.”语尽,我接过书,对它爱不释手,也许是老爸的那一番话,激起了我心中那一股股奋斗、渴望看书的源泉,从此,我就爱上看书,从识字拼音开始慢慢地成长.从爸爸送我那本《伊索寓言》后的生日,我就再也没有收到比这更有价值的礼物!
  又是一个秋天,繁花落幕,落叶却如此般美丽.回想起白雪公主的美丽,美人鱼的善良,后母的狠毒,心中更是有一份份欣慰.阅读过成千上万的书籍,领略到诸葛亮的聪明,佩服鲁滨逊漂流的历程,与爱丽丝一起漫游,从《亲爱的汉修先生》中接近文学,更能在亚米契斯的笔下感受爱.从标有拼音的《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到只有文字的《城南旧事》和《繁星.春水》,我度过了多少个日子,不断成长,回过头来看,稚嫩的脚步显现着我成长的历程.
  不断进步,不断超越,好书伴与我一起成长.原本懵懵懂懂、不懂爱的我阅读了《爱的教育》后,才知道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拥有着爱,在平常最平实的行里字句间,处处都融合着爱,多么淳朴,多么渗透人心.原本只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我看了《鲁滨逊漂流记》的瞬间,才清楚我是多么地不争气,依靠着父母的肩膀,却从未回报过他们.原本我以为我是多么地聪明,可读了接近为学的《亲爱的汉修先生》,我才发现原来我是多么地渺小.从未发现,外面的世界如此多姿多彩,《爱丽丝梦游仙境》不但带领我游览了外面的山山水水,还让我品味到梦中的仙境,荡气回肠,意犹未尽,道出心中那一份份的感恩,好书在伴着我成长!
  阅读好书,虽然懂得了好多,但也失去了很多.还记得当初年少之时,虽然口口声声地答应了妈妈很多事情,但绝大部分的事情都因看书而泡汤了.捧着一本《水浒传》在阳台上看,却遗忘了厨房还有一锅汤在煲.看完,汤早已没了,晚上,妈妈回来时又是一顿打.傍晚时分,本应该是煮饭了,谁知看书疲劳的我早已呼呼大睡了,妈妈回来后,喷着口水又是一顿骂!打过骂过,但却从未后悔过,从未因为看书而愤怒过.微波荡漾的浪花转瞬即逝,唯独那字字句句间的情感最深受人心,也是最永恒.
  好书伴我成长了七年的时光,从年少的不懂事到如今的成熟,真的很感谢他们.虚度年华是人生最愚蠢的错误和最悲催的经过,好好读书,当回首往事时,不会因此而懊悔,更不会因碌碌而无为羞愧!
  我在成长,不断地成长,而好书则是我成长的最大动力!流星划过天际只需要一瞬间的时间,然而这一瞬间却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里!好书犹如流星,虽然看过了,但却永远看不腻,而且永远留在心中!好书在伴我成长!

暑假读一本好书读后感(五)

读一本好书的观后感(800字)

朝花夕拾》读后感
《朝花夕拾》原本叫做“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记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本应该快乐美丽的童年,因为笼罩在那个封建社会,时不时透出些迂腐的气息,所以鲁迅要骂,骂那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从文章表面看,鲁迅似乎都是用了些温情的文字,其实,他把愤怒藏得更深.有人说柔软的舌头是最伤人的武器,也许鲁迅先生正是想达到这个目的吧!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大量使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首先使用了许多鲜亮的文字记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接着再写道“我”不得不告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前边写的百草园很好地反衬了后来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在《藤野先生》中,鲁迅日本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这个对比手法,较好地写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写出了鲁迅对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对一个人用了相当多的笔墨,那便是鲁迅的保姆“长妈妈”,她是个需要一分为二看待的人.因为社会的影响,“阿长”保留了许多迂腐的习俗,像在新年的早晨要吃福橘,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还盲目地对“长毛”的故事妄加评论,甚至还踩死了“我”喜爱的隐鼠.因此,“我”对她怀恨在心.看到这,读者在脑子里勾勒出的是一个活脱脱粗俗、守旧的妇女形象.然而,鲁迅对她的印象远不止这些.她有可爱的一面.“阿长”知道“我”喜欢《山海经》,跑了许多路,帮“我”买来了《山海经》.由此,“我”又认为她“有伟大的神力”.在《阿长与山海经》的结尾,鲁迅表达了他对阿长的爱,他希望仁慈的地母能让阿长安息.
还有几个人物,我对他们的印象也是极深的.一位是范爱农先生,鲁迅一开始对他的印象是不好的.原因是范爱农的老师徐锡麟被杀害后,范爱农竟满不在乎.鲁迅对他的看法几乎是渐渐改变的,直至范爱农就义,鲁迅开始变得景仰他了.另一位是衍太太,她在《父亲的病》中出场.在“父亲”临终前,她让鲁迅叫父亲,结果让父亲“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痛苦.”后来“父亲”死了,这让“我”觉得是“‘我’对于父亲最大的错处”.衍太太对别的孩子们“很好”:怂恿他们吃冰,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顽皮弄脏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却是鄙视衍太太的.因为这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
《朝花夕拾》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愿望.

暑假读一本好书读后感(六)

读一本好书,写一篇读后感,600字左右.急························【暑假读一本好书读后感】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呢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的文字,就出自原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部长篇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他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向革命道路.其后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但都没能使他倒下;反而是他更加坚强.保尔柯察金那坚毅的脸庞,仿佛就在我的眼前,保尔这样普通的一个战士,竟有比钢铁还要坚强的意志,这是力量在鼓舞着他.保尔积极投身保卫苏维埃政权的伟大斗争中创造出奇迹.他总是把党和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同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匪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保尔从未屈膝投降过.他总是随时准备承受对自己最沉重的打击.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非常苦恼,不能自拔.他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但他却以坚强的毅力克服了悲剧命运的打击,开始了为争取归队而进行的斗争.我读完这本书,在书中我终于明白了,这是那最伟大,最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在召呼这他创造奇迹.这就是他顽强地于疾病作斗争的动力.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生命之旅中,都不会一帆风顺的.当你“冷却”的时候,不必怨天尤人,自艾自怜,首先,应该让自己站起来,直着身子走路,去听一听水滴是如何汇成河流的,闻一闻梅花在苦寒中散发怎样的香味.体会发现,生命之美来自于自身的自强不息,钢铁,是经过无数大起大落的考验后炼成的.保尔这种于命运抗争、永不言败的精神正是作品的魅力之所在.我们在人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或者挫折,困难,可我们只要努力去克服它,就会成功.不当命运的奴隶,不被它打垮,就虚要像保尔那样的精神.让我们一起去努力吧.努力去创造更多的奇迹!查看原帖>> 【暑假读一本好书读后感】

暑假读一本好书读后感(七)

读一本好书的读后感?
要求600字

【暑假读一本好书读后感】 哈姆雷特》读后感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悲剧中的代表作品,这个创作于1600~1601年的剧本整整被推崇了几个世纪.就是现在,我们依然可以感觉到它的震撼人心.而这震撼不只来源于情节,也不仅仅是出色的文学手法,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出来的问题.
它在思想内容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深刻的揭示出封建末期社会的罪恶与本质特征,同时,它还提出了一个关于命运的问题:命运这种东西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它既像影子一样和我们形影不离,又似阳光一样温暖人心,但更多时候,像梦魇一样深邃而可怕.霍拉旭在戏剧的第一幕、第五场 露台的另一部分有这样的一句话“上帝的意旨支配一切”,这句话,无疑,相当精辟.
本剧是围绕着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故事:他在德国的威登堡大学学习时,国内传来噩耗,父王突然惨死,叔叔克劳斯迪篡夺王位,母亲改嫁克劳斯迪.哈姆雷特回国奔丧,在一天深夜,他在城堡里见到了父亲的鬼魂,父亲的鬼魂告诉了他自己是被其叔克劳斯迪所害的真相,并要求儿子为他报仇,但不许伤害他的母亲,要让她受到良心的责备.哈姆雷特知道真相后,精神恍惚,他整天穿着黑色的丧服,一心想着复仇.一天,他去见自己的恋人首相的女儿奥菲利娅,他又想求爱又想复仇,行为怪诞.奥菲利娅把王子的情况告诉了首相,首相又报告了克劳斯迪.克劳斯迪虽然不知道老国王鬼魂出现的事,但他心中有鬼,派人试探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一方面想复仇,一方面又碍于母亲的面子,同时他也不十分确定父亲鬼魂的话,非常苦恼.哈姆雷特决定要证实克劳斯迪的罪行,正好这时宫中来了一个戏班子,他安排了一出戏,内容是一个维也纳的公爵被他的一个近亲在花园里毒死,不久这个凶手还骗取了公爵夫人的爱.戏演时,他在旁边注意观察克劳斯迪,见克劳斯迪坐立不安,中途就离去.哈姆雷特确认了父亲鬼魂的话,决定复仇.一天,克劳斯迪独自一人的忏悔,哈姆雷特本可以杀死他,可又觉得忏悔中的人被杀后会进入天堂结果罢手.克劳斯迪派王后劝说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与母亲发生争执,误杀了躲在帏幕后偷听的首相.克劳斯迪以首相的儿子要复仇为由,要将哈姆雷特送往英国,准备借英王之手除掉哈姆雷特.哈姆雷特识破克劳斯迪的诡计,中途返回丹麦.当时,奥菲利娅受刺激发疯,落水身亡,哈姆雷特回国时,正赶上她的葬礼.克劳斯迪挑拨奥菲利娅的哥哥同哈姆雷特决斗,并在暗中准备了毒剑和毒酒.哈姆雷特第一会合获胜,克劳斯迪假意祝贺送上毒酒,但哈姆雷特没喝.哈姆雷特第二回合获胜,王后非常高兴,端起原准备给哈姆雷特的毒酒喝了下去.决斗中,哈姆雷特中了对手的毒剑,但他夺过剑后又击中了对方.王后中毒死去,奥菲利娅的哥哥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揭露了克劳斯迪的阴谋.哈姆雷特用最后的一点力气用手中的毒剑击中了克劳斯迪,自己了毒发自亡.
在人物刻画上,莎翁可谓是煞费苦心.剧中人物的语言充分表现出了人物鲜明的性格.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性格和环境是相矛盾很有复杂性的.他从“时代脱臼了,真糟糕,天生我要把它板正过来”这句豪言壮语,到“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句绝望的叹息的全部心里背景.他一系列的语言表明他是一个纯洁,高尚,有道德,有知识,有决心,只能以思想代替行为,不可能成为英雄的人.歌德说过:“这是一株橡树给我栽在一个只应开放娇嫩的花朵的花瓶里.”而他就是那个“花瓶”,那项他承担不起,几乎连渺茫的希望都没有,但又决不可推卸的复仇重任,就是那株“橡树”.
一旦“橡树”的根须膨胀开来,“花瓶”就非给挤破不可,这就是悲剧.在哈姆雷特身上,人的脆弱性和环境的残暴性是如此的相反而又相成,以至这个独特的性格在内涵方面显得致密而厚重,在外延方面也显得博大而深广.正因如此,有的专家便声称,哈姆雷特并不是一个客观的过时的角色,而是我们每个人自己.
本剧表现得并不只是那个年代的某个故事,也不只是那个时代矛盾的缩影,更是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为我们指引航向.所以说:莎士比亚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全世纪,他的戏剧就象灿烂星空中的北斗,为人们指引着方向.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的不只是曲折的情节,深入的人物刻画,更是其中蕴含的哲理.这也许就是莎翁及其戏剧经久不衰的原因吧.

本文来源:http://www.jljhlq.com/z46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