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作文
作文
字数
高中
作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作文 > > 挨打的小男孩(共3篇)

挨打的小男孩(共3篇)

发布时间:2018-07-17 08:00:02    来源:精华作文网    访问:

【www.jljhlq.com--高考作文】

挨打的小男孩(一)

银行里的小男孩阅读答案【挨打的小男孩】

1.“银行里的男孩”为什么会引起“我”的兴趣?请简要概括.
2.选文用第一人称来写有什么好处?
3.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他手上拿着一本打开的存折,脸上写满了沮丧的表情.
(2)在我跟银行职员辩论的时候,男孩满怀希望地紧挨着我.
4.文中“我”的“插一杠”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5.综观全文,你看出“黑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中你悟出了什么?
答案:
1.他看起来更像一位初中生,而非银行的顾客;银行职员不给这位开了账户的14岁的男孩取钱.
2.给人以真实可信之感.
3.(1)男孩因害怕挨打但又取不到钱而灰心失望. (2)“我”的主动帮助让男孩看到了希望,因此紧紧地靠着“我”.
4.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从侧面烘托出“黑人”保护孩子利益的执着;欲扬先抑.
5.关注细节,小心谨慎;耐心热情,关心客户;热爱工作,忠于职守.启示:黑人为了保护男孩的利益,说了一个善意的谎言,保护了男孩,黑人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挨打的小男孩】

挨打的小男孩(二)

《只想让你打我一下》阅读答案
1.阅读全文,你觉得本文的题目有何妙处?
2.为什么中考前、高考前、上大学时的三次挨打,儿子都没哭,而最后一次挨打,儿子却泪流满面?
3.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4.你觉得文中的儿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有删改)
毕淑敏
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还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面对你纯正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你.
在你最小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地碰撞,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我为你无日无夜地操劳,无怨无悔.面对你熟睡中像合欢一样静谧的额头,我向上苍发誓: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
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对你摔破的盆碗、拆毁的玩具、遗失的钱币、污脏的衣着……我都不曾打过你.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跌跤一样应该原谅.
第一次打你的起因,已经记不清了.人们对于痛苦的记忆,总是趋向于忘记.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它混沌天真又我行我素,它狡黠异常又漏洞百出.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放任无羁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生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毫无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就是殴打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抚摸这种橙红色抖动如绸的精灵.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就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
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
打人是个重体力活儿,但我从不用那些打人的工具:戒尺、鞋底、鸡毛掸子……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便是遭受到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这样我才可以精确地掌握数量,不至于失手将你打得太重.
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孩子,听了你的话,我终于决定不再打你了.因为你已经长大,因为你已经懂了很多的道理.毫不懂道理的婴孩和已经很懂道理的成人,我以为都不必打,因为打是没有用的.唯有对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其实不甚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们快快长大.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得?
18、文章采用第二人称“你”的叙述方式,在表达上有何好处,请简要说明.(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文意,“我”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才会动手打孩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题目“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根据文意,请说明“我”为什么打孩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主要通过具体详细的叙事,真切的记录了作者打孩子的心路历程,语言亲切自然,真挚感人,使为父母者深思,让作儿女的感动,称得上是一篇情真意切的挚文.
B.作者认为,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的孩子,就像顽皮的小兽,应该让他们放任无羁的奔向他们向往中的草原,不应该采用殴打的手段,强迫他们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
C.作者在文中做了一个“摸火”的假设,是用于说明自己打孩子就是为了让孩子感受到切肤的疼痛,从而牢记这种体验,像不再“摸火”一样,永远与一些最肮脏的品质隔绝.
D.在这个世界上,作者只打过一个人,就是自己的孩子,“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从而给自己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也是痛苦的记忆,这种记忆让作者回想起来感到深深的后悔,从而决定不再打孩子了.
E.作者认为,虽然打孩子让孩子疼痛,让自己不仅“身累”,而且“心累”,感到比孩子更为久远悠长的痛楚,但该打的时候必须打.
参考答案
18、(4分)采用第二人称的叙述方式,语言亲切,自然,感人,更容易让人体味到“我”的良苦用心.(“语言亲切,自然,感人”,2分:“更容易让人体味到‘我’的良苦用心”,2分.意思对即可.)
19、(6分)在孩子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其实不甚懂道理的时候;在孩子初次与人类最肮脏的品质接触时;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毫无建树(或一切努力都归于失败)之后.(每点2分,共6分.三者是并列关系,如果写成选择关系,只给2分)
20、(4分)让孩子感到切肤疼痛(1分),从而与虚伪、懦弱、残忍、狡诈等最肮脏的品质永远隔绝(2分),让孩子记住并终生遵守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帮助孩子快快长大(1分).(只答“为了爱孩子”的,不给分)
21、(4分)C、E(答对一个给1分,答案超过两个的,按前两个给分.答错不倒扣分.文中并没有具体详细的叙事,故A不对;B中的情况,殴打是最后的武器,故B也不对;文中并没有写到作者后悔,更不是因后悔而决定不再打孩子,故D也不对.共4分)

挨打的小男孩(三)

《穷人》阅读题

课文《穷人》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课文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真情实感,读来使人深受感动.本课思想内容有以下两个重点.
1表现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除了题目,全文没有一个“穷”字,但穷人“穷”到什么地步,我们却能从文中感受得十分真切.课文开头描写了故事发生的环境:
又黑又冷的深夜,波涛轰鸣,狂风怒吼,海上正起着风暴,桑娜的丈夫为了一家七口人的生活,竟然冒着危险出海打鱼,清早出去,深夜未归;桑娜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可见桑娜一家的生活是多么艰难.再看西蒙一家,丈夫已死了,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她也悲惨地病死在稻草铺的床上.屋里又潮湿又阴冷,两个无依无靠的孩子熟睡在死去的母亲旁边.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西蒙死去的悲惨画面:母亲临死的痛苦与孩子睡眠的甜美,母亲的慈爱与孩子的无知.这一切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强烈地感染着读者.这些描述,包含作者的感情,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穷人的悲惨命运.
2赞颂穷人富于同情、热心助人的美德.课文里没有一句直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收养孤儿,本来就是一件感人的事,而作者把收养孤儿这件事安排在一个孩子多、生活已经十分艰难的穷人桑娜家里,这就感人至深了.桑娜抱回两个孤儿以后,作者细致地描写了她紧张、担忧,甚至后悔的复杂心理活动.造成桑娜内心矛盾的客观原因,就是桑娜一家的生活十分艰难,而收养两个孤儿,无异于在极为沉重的生活压力上,再增加一个包袱.然而最后桑娜夫妇还是做出了收养孤儿的决定.作者在叙述这个故事时,没有拔高人物,而是植根于现实的土壤,真实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桑娜夫妇没有说一句豪言壮语,然而他们那种善良、淳朴的美好心灵,却深深地感染着读者.
阅读《穷人》片段,回答问题: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了?……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打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6.“忐忑”的意思是 ,忐忑不安的原因是
(3分)
17.段中的“他”指的是 ,“他们”指的是 .
18.“揍我一顿也好!”句中的“也”能否去掉? .
理由是 (3分).
19.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2分)
A.话未说完. B.人物在思索,表现了矛盾不安的心情.C.表现人物惊慌失措语无伦次.
20.上面片段中有两个成语,它们是 、 .(4分)
21.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家很穷,夫妻俩拼命干活,也只能勉强度日,但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请你推测桑娜当时的内心活动,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5分):

【参考答案】
16、“忐忑”的意思是:心里不安或心情不安定 [忐忑不安的原因]自己家的生活已经很困难了,又抱回了两个孩子,丈夫能答应吗?(意近即可)
17、段中的“他”指的是 丈夫 ,“他们”指的是西蒙的两个孩子.
18、“揍我一顿也好!”句中的“也”能否去掉? 不能 .
理由是此时桑娜已下定决心抚养西蒙的两个孩子,挨打了也心甘情愿,只要丈夫同意留下两个孩子.(意近即可)
19、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B )
A.话未说完. B.人物在思索,表现了矛盾不安的心情.C.表现人物惊慌失措语无伦次.
20、上面片段中有两个成语,它们是 忐忑不安、 自作自受 .
21、[参考示例]丈夫养活这个家已经很不容易了,再添上两个人,丈夫能同意吗?不抱回来也不行啊!这个孩子没人管怎么行?就这么定了,丈夫回来就是揍我一顿也行,只要他肯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
[21小题改卷标准]有现状思考的文字(2分),有自己主意的文字(2分),语言表述无错误(1分)
收藏 分享 评分

本文来源:http://www.jljhlq.com/z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