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作文
作文
字数
高中
作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考作文 > > 人生三本书5篇

人生三本书5篇

发布时间:2020-07-14 07:03:38    来源:精华作文网    访问:

【www.jljhlq.com--小考作文】

人生三本书篇(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_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书范文1200字


有关读书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有人在讨论。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既要读文字书本,还要体验社会生活,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要不断充实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只读“有字之书”,生吞活剥,成了书呆子。有人勤勉于工作,却不喜欢读书,永远是劳作的机器。也有人既懂得读书,又懂得体验生活,一边遨游在精神的世界,一边立足于坚实的大地,于是,大写的人站立起来,高贵的精神四处辐射。
中国心学派创始人王阳明,就是读透了三本书的人。
史书记载“王守仁四岁不语”。有一天,忽然开了口,这一开口好比洪水决堤,势不可当。而滔滔不绝的,尽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爷爷大为惊讶,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王守仁答:“你每天都在我耳边念这些,我听得耳朵都起茧了,怎么会不知道?”作为文化世家传人,爷爷王天叙有诵读经书的习惯,在这种潜移默化下,王守仁自然也受到感染。此后他更广读群书。看佛教经典,也读道教思想;看孙子兵法,也读四书五经……这些早年的阅读积累让他避免了方仲永怪圈,为他日后创建心学打下基础。我们一般人们往往只看到成功人士的辉煌事迹,却看不到这些光辉历程的背后的深厚积淀。纵使是天才,如果不阅读不积累,终将泯然众人矣。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做人信条。他读书,更重视实践与行动。在他被贬贵州时,他很快发现对当地少数民族高谈四书五经没有用,同时他自己也是衣食难保。于是他想办法和少数民族沟通,自己造房子自己负责饮食起居,博得当地人信任,落稳了脚。他熟读兵书,还会带兵打仗。在被平反后,上任江西,结果正赶上宁王造反。在各地知县四处逃窜之时,唯有王守仁冷静沉着。他散播假情报使用离间计,使叛军丢失了造反黄金时期,同时也招募到了自己的军队。最终在没有朝廷援助下打败了叛军。相比,赵国大将赵括也是饱读兵书,却被秦军打得一败涂地,何也?因为他少读了知行合一中“行”这本无字书。
晚年的王守仁可谓声望极高,造反的少数民族一听到他的名字就直接投降,每天求他讲学的人数不胜数。他饱读经书,深入生活,体味人生,慢慢地,他一生的经历使他的心学体系臻于完整,最终在自己心里也写了一本属于自己的书。在他弥留之际他的门生询问他心学之基,阳明答: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说罢仙逝。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阳明心学是王阳明一生的贯彻,指引着他功成名就。这是一种人生的总结升华,一种大彻大悟之后的汇总,这种奇迹会在冥冥中指引着你前进,却又是刻意感觉而感觉不到的。只有当你真正融入彼此内心,用心去阅读心,才会有所收获,有所彻悟,从而写下自己的心灵之书!
从王阳明身上,我们看到这三本“大书”并不是单独或孤立地存在着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着。我们必须给以整体的观照,融会贯通的理解,方能帮助我们建立自我的内在世界。知行合一,经世致用,观照心灵,不断成长,这就是读好三本书的价值所在。当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足够强大,他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这世界还怕容不下他吗?同样,当每个公民都有了这样的素质,整个民族,还怕不会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吗?
总之,好读书,会读书,读好人生三本书,是贯穿人一生的要务,也是成就人终生事业的根本!

人生三本书篇(二):人生是本书_人生的作文800字


有那么一部书,它是最为真实的,同时也可以是充满戏剧性的;他是有许多兄弟书籍的,但世上任意两本都不会雷同;它随着时光逐页写成,而作者便是那书自己。
这书叫人生。你是其中一部,作者是你自己。
你是一部书,没人知道结尾,而一切却早已埋下伏笔。年轻时学的一门手艺、结识的一个老友、说的一句谎话,都可能把故事引向另一条截然不同的支流。路易.威登在制衣厂的捆衣工经历将他引向了替皇室贵族打包行李挣钱创业的道路,乔布斯的中学老友助他扫平了创业大道上的技术巨石,而《世说新语》里那贪小便宜的年轻人却被一时贪欲冲离了似锦前程。虽是作者,你也不一定能看清那灰草蛇行的伏笔将故事引向何方,但从现在开始认真做事、善待他人,事情总会往好的方向发展的。
你是一部书,风格由自己选择。想要写成令人心潮澎湃的武侠小说,那便像马云、史玉柱那样克服重重困难,在时代的潮头向着理想一路劈荆斩棘;想要写成清幽又时散幽香的散文集,那不妨安定下来一心一意地热爱生活、热爱他人,生活中的不顺利的墨滴也就不会沾到书页上;当然,潜心写一本工具书也不错,像牛顿、普朗克或爱迪生、袁隆平一样为后世造福。而那些一生平庸混沌,甚至压根不热爱生活的人,书页往往没过多久就破烂脱落,散发出一阵死水的腐朽之气。而写什么样的书全在作者——你想好了么?
你是一部书,情节往往跌宕起伏。天灾人祸、欢聚惜别,往往令你意想不到,大呼命运不公。意志薄弱者便一蹶不振,原先计划的美好结尾便丢到一旁,再也没有什么起色;而那勇敢的作者便咬紧牙关、握住笔杆,偏要把故事拉回正轨不可。梵高一生挣扎在世俗的鄙视与自己天分的无人欣赏之间,却从未放弃对生活无尽的热爱;乔布斯一度被微软击败甚至被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扫地出门,但他一直没有放弃那年少时就已画好的人生蓝图。对于一个优秀的作者,挫折不是急转直下的信号,而是展示文采的好时机,在全书中留下优雅的一道弧线。
你是一部书,一部由自己创造,情节几乎无所不能的书。朋友,如何写它全在于自己,但愿最后合上书,它能散出一丝清香。

人生三本书篇(三):2017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目:人要读三本书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解析:本题命题材料源自作家卢新华《读三本书,走归零路》(初发《光明日报》2015。12。10,《新华文摘》2016年第5期转载)。作者认为,人要读好“三本大书”,观点较为全面,有利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作者不但强调读“有字之书”“无字之书”,还强调读“心灵之书”,提倡认识自己、反省自己、解剖自己,有利于学生精神层面的人格养成。
根据《2017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能写三类文体(应用类、论述类、文学类)要求,针对近年来缺乏客观、冷静、理性的思考,不具备论证思维的基本范式以及少整体结构感、空疏而有欠严谨的“伪抒情/文化散文”的泛滥,浙江省加强高考作文的命题导向,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特别是思辨能力的培养,所以此次命题仍着重论述类文章,围绕语文核心素养,突出语言、思维与表达品质的提升;对于文体虽无显性的规定,却有隐性的指向,在题干中有“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一段话,引导学生写成“论述类”文体。这既能检测考生对文体的审题能力,也体现浙江省高考作文命题思路的延续性,更符合浙江省高中老师和学生的心理预期。当然,为体现高考的公平性原则,考生写成其他文体,只要能表达自己看法,根据作文分项分等评分办法,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
该作文题贴近时代,立足学生生活,审题难度不大。考生一般可以从“书本知识”(读万卷书),“生活,或自然与社会”(行万里路),“自己的心灵”(三省吾身)三方面展开。当然,也可以从“什么是三本大书?”“为什么要读三本大书?”“怎么读好三本大书?”三个角度展开。如果思考再深点,还可以提出一些新观点展开论述,如“不同的人会读不同的大书”“人在不同阶段会侧重读不同的大书”等等。总之,具有可写性,让学生有写作的欲望,能展开论述。

人生三本书篇(四):浙江高考语文作文人要读三本书审题立意


浙江高考语文作文人要读三本书审题立意
浙江卷的作文是“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对于这个作文题,杭州高考考生说:“我感觉虽然说有点新,但还在接受范围之内。以前其实也写过,就是评论他的话嘛,应该算练到过的句型。”
浙江省乐清中学中学高级教师谢淑清说:“这篇文章的入手其实是不难的,对学生也不存在什么障碍,有字的书我们就可以理解为知识,我们现在读的课本,无字的书是可以理解为社会现实,社会对人生的一种作用,心灵的书应该就是反照自己的一种心灵的成长历程。那么绝大部分的同学都有话讲,但是如果真正要把这篇作文写好,其实也是有难度的。”
语文教学领域的专家们对这个作文题目也有各自的理解。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斯炎伟说:“其实这三本书是有一个层递的关系的,不管是有字之书还是无字之书,我觉得最重要的一本书就是心灵之书,读好自己读懂自己,所以能够把这三本书的理解加以定位,并且把三本书之间的一种关系,把它能够阐述出来的话,我觉得对学生还说是一种考验,所以我可以想象这个作文好坏的区分度是比较高的。”
与往年高考作文相比,专家们对今年的高考作文出题有各自不同的评价。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斯炎伟说:“这个作文题目比较开放,但它又不是无限的开放,这种开放我觉得,给考生的发挥留下了比较好的空间。”

人生三本书篇(五):人生与读书


  古代的颜之推曾说过:"积财万千,无过读书。"我一直把这句话当作至理名言,因为他说的一点也没有错:一个人如果胸无点墨,即使腰缠万贯又如何?
  我的爸爸妈妈都是十足的"书迷",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也成了一个十足的"小书迷",从《西游记》到《三国演义》,从《鲁滨逊漂流记》到《三个火枪手》,我看得如痴如醉,常常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爸爸戏称我是"啃书虫"。每当这时,我只是淡淡一笑,继续"啃"我的书去了。
  或许是因为书看多了吧,我说话有时也是文绉绉的,"之乎者也"经常出现在我的言谈之中,有时看到什么事物,猛然想到看过一个描写它的片断,便会不自觉地背出来。爸爸说,我只对书感兴趣,因为每次他吩咐我要收衣服我总是忘记,而我一和他谈论起哪本书时,立刻兴致勃勃,甚至能整段背下来。
  我常常到书店去"淘宝",我书柜里不少好书就是从书店买回来的。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懂得了赚钱的不易,于是趁着周末去书店看书,往往看到书店关门才恋恋不舍地放下书,慢步走回家,一路上,满脑子想的都是刚才那本书里所讲述的内容。
  小的时候,我常常捧着本书,边走边看。有一次,我手捧一本《龟兔赛跑》,边津津有味地看着边在路边走着。由于我一门心思全在书上,也就没注意看路,差点把一个骑自行车的叔叔撞了,那个叔叔勃然大怒:"你这孩子怎么回事?走路不看路啊?"我当时大概是看书看得太入迷了吧,竟脱口而出:"小乌龟,别生气,有话好好说。""你才是小乌龟呢!"那位叔叔火冒三丈,扔下这句话后扬长而去,一旁的路人捧腹大笑。
  虽然曾经因为看书闹过笑话,但我对书的喜爱仍然只增不减。放假时,我常常把书柜里所有的书都搬出来,然后一本一本慢慢温习。这时候无论是谁都不敢轻易进我房间,因为这时我往往把书堆放在地上,进我房间的人,稍不小心就会被书绊倒。
  这天,我又在看书,爸爸来叫我吃饭,一进门就被一本《水浒传》绊倒了。爸爸哭笑不得,连着叫了我好几声,我都没有任何反应,索性用"狮吼功"大喝一声:"吃饭了!"我呆呆地看着爸爸,沉默良久才开了口:"爸,你刚才那样真有点当年张飞喝断长坂桥的风范耶!"爸爸仔细一看,只见我手中捧着一本《三国演义》。爸爸没办法,只好说了句:"先别管他张飞关羽的了,吃了饭再慢慢看!""哦。"其实我们心照不宣,这句话说了等于白说,我保准至少要再看上一个小时才会停。
  因为看书的时间没有节制,我也成了近视眼的受害者,不过,与从书中学到的知识相比,一百多的近视度算得了什么呢?
  很多人都夸我天资聪颖,其实,再有天赋又如何?就像书本里的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但由于父亲不让他上学,最终天资殆尽。鲁迅说过:"哪有什么天才?我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了。"鲁迅之所以能够为世人所景仰,是因为他才华横溢,而促使他才华横溢的根本原因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人生不读书,空洞一无有。"这是宋朝诗人苏辙说过的一句话。短短十个字,便点出了人生的哲理:读书很重要!

本文来源:http://www.jljhlq.com/z106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