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作文
作文
字数
高中
作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作文 > 写人作文 > > 人性本善(共6篇)

人性本善(共6篇)

发布时间:2018-05-27 02:00:03    来源:精华作文网    访问:

【www.jljhlq.com--写人作文】

人性本善(一)

人性本善的含义是什么?

孔子曰性相近,承认有人性,但未说人性是什么.
  孟子说,人性善.《孟子·告子上》中,孟子提出 “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则;民之秉彝也,好是懿德.” 等观点,
  《三字经》又提出 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
  和荀子的人性本恶论,告子的无所谓善恶论一直争论至今.何谓人性 儒家是一个完整的哲学系统,以人性论为其核心,上承天命观,下启伦理学与各种应用哲学.《中庸》开宗明义肯定这一系统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此中理解之关键在于:“何谓人性?”
  关于“何谓人性”一问题,古今各家各派言人人殊,难求共识.儒家的看法呢?论者常以“性善”或“人性本善”答之:这若不是用词不当,就是欠缺考虑,不然竟是不负责任了.任何哲学理论皆须兼顾三条件:基于经验观察,合乎理性反省,指示理想途径.而“人性本善”岂能漠视人类与个人的罪行恶迹,岂能合理说明人在面对善恶时之挣扎,又岂能昭示人群行善避恶之必要与人生幸福之所依?何谓人性向善  谈到人性,立即面临一个明显的吊诡,就是:一方面人有共同的本性,另一方面这个本性又难以掌握,因为它显示为一种趋向.以下略作说明.
  我们对于人类以外的天下万物,都可以问:“它是什么?”因为万物不论是具有物质,具有生命,或具有意识,如矿物、植物或动物,都有明确的“本质”,可以让人清楚理解.唯独对于人,不能询问:“人是什么”因为人的意识达到反省阶段,展现自我意识,可以以自我为中心,从事自由的选择.人的选择构成了人的内涵,因此若由先天界定“人是什么”并无多大意义.如果询问:“人是什么?”就等于在隐然中假定人与万物无异,是某种具有固定不移的本质的东西.这样问,完全忽略了人的特性正在于人的自由,可以选择“成为”这样或那样的人.换言之,我们只能对人询问:“人能够成为什么?”
  其次,人性在于“能够成为”的动态变化中,亦即在于自由选择的能力中,但是这种自由选择不是没有方向,没有目标的.人的自由不是盲目任意、为所欲为的,而是以“良知”之“安不安”与“忍不忍”作为引线的.那么,什么是“良知”?良知不能离开人的行动来孤立地加以理解.你不行动则已,你一行动则良知随之表现或强或弱、或明或暗的反应.人的行动中,有部分与良知无关,如出自生物本能的需要之满足,饿了要吃,困了要睡;我们无法从这一类行动看出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但是,除此之外的行动,则大多生于自由抉择,结果则或是符合良知或是背离良知.我们经常在判断别人,也在判断自己;我们常为某些人的行为觉得遗憾,也常为自己的行为觉得后悔.我们当然也有欢欣快乐的时候,但是真正的满足往往并非得之于外,而是得之于内的.
  因此,“人能够成为什么?”对这个问题的省思已经告诉我们:人性是一种趋向,是开放的、动态的,是等待被实现的潜能.趋向什么呢?趋向于“善”.前面说过,人性的趋向受到良知指示,现在又说人性是趋向于善;那么,良知与善有何关系?它们若是同一,则无异于说人性本善,并且难脱循环互证之嫌.它们若有别异,又当如何理解?
  首先,良知不宜以善恶规定,因为良知只是人所特有的高级本能,无所谓善恶,但是却在一直发生“安不安”与“忍不忍”,由此而对各种实存处境提出因应之要求.这种要求则与善有关,是为“善端”.但是什么是“善”?简单说来,“善”是两个主体之间适当关系之满全.若无“两个主体”(引申至多数主体),则无善可言,譬如漂流到荒岛上的鲁宾逊就无善可行亦无恶可避;若“适当关系”不明,搞不清楚两者之间是父子还是兄弟还是朋友,又岂能谈应该如何;若未能“满全”,则是一种缺乏与遗憾,由此滋生“恶”.如果对于“善端”旦旦而伐之,则恶行积累,习为自然,非谓人性有恶.良知可以被遮蔽、扭曲、模糊,但绝不会消失;只须给它机会,仍旧会发出呼声.但是终究有些人冥顽不灵,无动于衷,这时谓其“非人”可也,把他们排斥于人类之外,而保障了“人”的界说之普遍有效.
  如此定义之“善”,已超出人性本善论的窠臼.换言之,善之动力与要求是来自内在良知的,但是善之内容与判断准则必须兼顾外在处境,如参考每一传统的既成规范,如礼乐制度.孔子强调学习,立于礼乐,正因为礼乐是成就善行的条件.无礼乐,则人与人之间的适当关系无从定位,行善的内在动力亦无由实现.礼乐是外在的规范,亦是相对的,会随着时代而兴革损益,因此必须时时以内在的动力去贞定之.但是若无礼乐,则民无所措其手足,更谈不上实现人性了.
  因此,人性向善论不仅掌握人与万物的差异,而且肯定教育学习与社会规范之意义,同时保存内在良知的特殊价值,以之界定人格的尊严与人生的幸福【人性本善】

人性本善(二)

“人性本善”和“人性自私”该如何理解
它们之间是否矛盾

【人性本善】 儒家是一个完整的哲学系统,以人性论为其核心,上承天命观,下启伦理学与各种应用哲学.《中庸》开宗明义肯定这一系统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此中理解之关键在于:“何谓人性?”
关于“何谓人性”一问题,古今各家各派言人人殊,难求共识.儒家的看法呢?论者常以“性善”或“人性本善”答之:这若不是用词不当,就是欠缺考虑,不然竟是不负责任了.任何哲学理论皆须兼顾三条件:基于经验观察,合乎理性反省,指示理想途径.而“人性本善”岂能漠视人类与个人的罪行恶迹,岂能合理说明人在面对善恶时之挣扎,又岂能昭示人群行善避恶之必要与人生幸福之所依?
因此,本文主张:儒家(指古典儒家,主要包括《论语》、《孟子》、《荀子》、《易传》、《中庸》五书)对于人性的看法是“人性向善论”.以下依次说明:何谓人性向善?其正确性,亦即符合儒家原典的程度,如何?以及就其适用性而言,能否对实际人生产生启发作用,甚至对现代化发生一定的助力?
一、何谓人性向善
谈到人性,立即面临一个明显的吊诡,就是:一方面人有共同的本性,另一方面这个本性又难以掌握,因为它显示为一种趋向.以下略作说明.
我们对于人类以外的天下万物,都可以问:“它是什么?”因为万物不论是具有物质,具有生命,或具有意识,如矿物、植物或动物,都有明确的“本质”,可以让人清楚理解.唯独对于人,不能询问:“人是什么”因为人的意识达到反省阶段,展现自我意识,可以以自我为中心,从事自由的选择.人的选择构成了人的内涵,因此若由先天界定“人是什么”并无多大意义.如果询问:“人是什么?”就等于在隐然中假定人与万物无异,是某种具有固定不移的本质的东西.这样问,完全忽略了人的特性正在于人的自由,可以选择“成为”这样或那样的人.换言之,我们只能对人询问:“人能够成为什么?”
其次,人性在于“能够成为”的动态变化中,亦即在于自由选择的能力中,但是这种自由选择不是没有方向,没有目标的.人的自由不是盲目任意、为所欲为的,而是以“良知”之“安不安”与“忍不忍”作为引线的.那么,什么是“良知”?良知不能离开人的行动来孤立地加以理解.你不行动则已,你一行动则良知随之表现或强或弱、或明或暗的反应.人的行动中,有部分与良知无关,如出自生物本能的需要之满足,饿了要吃,困了要睡;我们无法从这一类行动看出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但是,除此之外的行动,则大多生于自由抉择,结果则或是符合良知或是背离良知.我们经常在判断别人,也在判断自己;我们常为某些人的行为觉得遗憾,也常为自己的行为觉得后悔.我们当然也有欢欣快乐的时候,但是真正的满足往往并非得之于外,而是得之于内的.
因此,“人能够成为什么?”对这个问题的省思已经告诉我们:人性是一种趋向,是开放的、动态的,是等待被实现的潜能.趋向什么呢?趋向于“善”.前面说过,人性的趋向受到良知指示,现在又说人性是趋向于善;那么,良知与善有何关系?它们若是同一,则无异于说人性本善,并且难脱循环互证之嫌.它们若有别异,又当如何理解?
首先,良知不宜以善恶规定,因为良知只是人所特有的高级本能,无所谓善恶,但是却在一直发生“安不安”与“忍不忍”,由此而对各种实存处境提出因应之要求.这种要求则与善有关,是为“善端”.但是什么是“善”?简单说来,“善”是两个主体之间适当关系之满全.若无“两个主体”(引申至多数主体),则无善可言,譬如漂流到荒岛上的鲁宾逊就无善可行亦无恶可避;若“适当关系”不明,搞不清楚两者之间是父子还是兄弟还是朋友,又岂能谈应该如何;若未能“满全”,则是一种缺乏与遗憾,由此滋生“恶”.如果对于“善端”旦旦而伐之,则恶行积累,习为自然,非谓人性有恶.良知可以被遮蔽、扭曲、模糊,但绝不会消失;只须给它机会,仍旧会发出呼声.但是终究有些人冥顽不灵,无动于衷,这时谓其“非人”可也,把他们排斥于人类之外,而保障了“人”的界说之普遍有效.
如此定义之“善”,已超出人性本善论的窠臼.换言之,善之动力与要求是来自内在良知的,但是善之内容与判断准则必须兼顾外在处境,如参考每一传统的既成规范,如礼乐制度.孔子强调学习,立于礼乐,正因为礼乐是成就善行的条件.无礼乐,则人与人之间的适当关系无从定位,行善的内在动力亦无由实现.礼乐是外在的规范,亦是相对的,会随着时代而兴革损益,因此必须时时以内在的动力去贞定之.但是若无礼乐,则民无所措其手足,更谈不上实现人性了.
因此,人性向善论不仅掌握人与万物的差异,而且肯定教育学习与社会规范之意义,同时保存内在良知的特殊价值,以之界定人格的尊严与人生的幸福.(

人性本善(三)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达之天下也”的解释
孟子在文中体现怎样的人性本善的说法?

【人性本善】 孟子“性善”之“性”具有以下两层含义:首先,“性”是人之为人的特性,在此意义上,“性”是一个接近于本性、本质的概念;其次,“性”作为人之为人的特性,进一步是指人内在具有的能动主体性.孟子所谓的“性善”,当然不仅是说人的本性是善的,而且进一步指人人皆有向善的内在能动的主体‘胜.孟子认为,这种向善的内在能动的主体性通过人的心理情感而显现出来.是从人的现实的心理情感展示出人的先在的向善之性,认为只要是人,就内在必然地具有向善的能力,因此说人之性善,即是说善与人的存在内在地合一,善并非是那个与恶相对的善,恶没有独立的来源.在此意义上,孟子把仁义之心看成是人的良知良能:“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当然,必须指出的是,人之“性善”是指仁义礼智之心是人内在必然具有的性向,这里的“必然”并不是自然决定论意义上的必然,而是价值意义上的必然,即作为人来说,这是人之为人的价值肯定.同样,说人之“性善”,也不是说“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是道德完全的人”,而毋宁说,它只是为人的为善提供了充分的内在根据和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源泉.依孟子自己所说,人之“性善”在于人有了为善之“本”,有了为善的能动性、自主性、自足性和方向性:“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隘子进而强调,“性善”不仅在于人先在地向善,而且在于现实地为善——存养自己的良心本心

人性本善(四)

怎样反驳以下问题2~
1.自以为人性本善的人,往往会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行事肆无忌惮.而认识到人性本恶的人反而会对自己的言行有所节制.”
2.“人之初,性本善”之类的言论,其实这也代表着人性本恶.为什么呢?因为正是由于人性本恶,人们才会去编写这本《三字经》,从小个孩子灌输道德思想,让他们不至于走上歧途.这正如那些写童话去诅咒罪恶的作家一样,为了让孩子从小接受道德教育,可谓是用心良苦啊!
3人类在说人性本善的时候自以为说出了一个伟大的思想,但他并没有注意在说人性本恶的时候揭示了一个更大的道理.【人性本善】

你这三个问题都是在讨论到底是人性本善还人性本恶.可是人刚生下来真的有善恶吗?!这个问题你没考虑.所谓善恶都是后天养成的.举个特殊例子,狼人,他们生下来的时候和我们正常人一样,被狼抚养大,长大后他们有善恶吗,没有吧.
就算你说人之初是有善或是恶的,只是后天教育才出现分化.(就假设是有善吧,有恶推断相同)那么我可以问你一句,“既然先天是善,通过后天教育出现恶,那我们何妨说先天是恶的只是教育才出现恶呢?”两者异途同归,也就是说不管是恶是善都是一样,那么也就没有争论下去的必要的.
如果你要这个是辩论赛需要我倒可以给你指出这几句话的漏洞.
1.先不说这句话会导致什么结论,首先这句话就有问题.这只是发言人的主观臆测.你可以反问他这句话是怎么得来的,他有什么凭证,让他举个例子先.
2.这怎么就能说明人之初性本恶了?你可以说人之初是性本善的,可是后天引导会把人引导恶,所以说“人之初,性本善”之类的言论的人就是为了本善的人不被带恶.
3.这句又是说大话了,那个更大的道理是什么,你要他说出来,保住他说不出来了,说出来就有漏洞.【人性本善】

人性本善(五)

辩论一辩应怎样陈词 主题是人之初性本善 我是善的一方

你是打算让我直接贴一份成型的稿件出来,还是给你提几个关键点,理顺思路然后自己组织出一篇稿件?
如果是论述关键点的话.你要告诉大家:
1现实世界既有善又有恶.
2人之初,大家本来都是善的,可是因为各自所处环境不同,各自能力不一,大家面对自然的艰困难以生存,天险狡恶,资源困乏,为了生存,本善的人做出恶行使得自己能够活下去,然而确确实实伤害了其他人.
3在此之后,以生存为前提的恶行演化,诱使一些人做出故意的恶.可是,因为人性本善,一些人警醒了,于是通过教育将行恶之人引导回善之端.
4告诉大家,如果人性皆是本恶,善行将只是手段,背后有更大的恶的动机.
5一定要承认,我们相信人类社会会一步一步变得更好.
6可是客观条件的制约会使人的行为变坏.

人性本善(六)

英语翻译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不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欤?」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则;民之秉彝也,好是懿德.」

  公都子说:“告子说:‘人性无所谓善良不善良.’又有人说:‘人性可以使它善良,也可以使它不善良.所以周文王、周武王当 朝,老百姓就善良;周幽王、周厉王当朝,老百姓就横暴.’也有 人说:‘有的人本性善良,有的人本性不善良.所以虽然有尧这样 善良的人做天子却有象这样不善良的臣民;虽然有瞽瞍这样不善 良的父亲却有舜这样善良的儿子;虽然有殷纣王这样不善良的侄 儿,并且做了天子,却也有微子启、王子比干这样善良的长辈和 贤臣.’如今老师说‘人性本善’,那么他们都说错了吗?”
  孟子说:‘从天生的性情来说,都可以使之善良,这就是我说 人性本善的意思.至于说有些人不善良,那不能归罪于天生的资 质.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 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 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给我的,而 是我本身固有的,只不过平时没有去想它因而不觉得罢了.所以 说:‘探求就可以得到,放弃便会失去.’人与人之间有相差一倍、 五倍甚至无数倍的,正是由于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天生资质的缘 故.《诗经》说:‘上天生育了人类,万事万物都有法则.老百姓 掌握了这些法则,就会崇高美好的品德.’孔子说:‘写这首诗的 人真懂得道啊!有事物就一定有法则;老百姓掌握了这些法则,所 以崇尚美好的品德.”’
  【读解】
  学生公都子更为全面地提出了人性问题来和孟子进行讨论,除了告子的观点外,还另外举出了两种观点,且有理有据,说服 力较强.这一次孟子没有以诘难或推谬的方式进行辩论,而是正 面阐述了自己关于人性本善的看法.说是阐述,其实也是重申,因 为其主要内客,即关于恻隐、羞恶、恭敬、是非“四心”以及它 们与仁、义、礼、智之间的内在联系,他在《公孙五上》里已经 提出并阐述过了.只不过在那里是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出发,探讨“四心”与“仁政”之间的关系,具有政治心理学的色彩.而 这里则是纯从人性探讨的角度出发,回答学生关于人性是否天生 善良的问题.
  其实,到底人性是如孟子的看法天生善良,还是如苟子的看 法天生邪恶,或者如告子等人的看法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这是 一个很难说得清的问题.即便是哲学思想进步发展到今天,对于 这个古老的话题,学者们往往也莫衷一是,各执一端.所以,孟 子的看法的确也只能代表一家之言.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孟子在这里进一步提出了“求则得之,舍 得失之”的问题.按照孟子的看法,不仅人性本善,人性本来有 “四心”,就连仁义礼智这四种品质道德,也都是“我固有之也,只不过平时我们没有去想它因而不觉得罢了.所以,现在我们应 该做的就是要在自己的身上,自己的本性之中去发现仁义礼智,“尽其才”,充分发挥自己的天生资质.这使人想到他在《公孙丑 上》里面所说的,人有仁义礼智的四端,“犹其有四体也”.仁义 礼智已经植根于我们的本性之中,就像手脚四肢已长在我们的身上一样,由于太自然,太习惯了,反倒使我们浑然不知,意识不 到了.如果有一个人突然对我们说:‘我发现手脚就长在我们的身 上!”我们不认为他是个百分之百的白痴才怪.可今天突然有人对 我们说:“我发现仁义礼智就在我们的本性之中!”我们认为他是 白痴还是认为他发现了“新大陆”呢?
  古往今来,东南西北,多少人在寻求仁义礼智、世间公道,却 原来都是背着娃娃找娃娃.孟子向我们猛击一掌说:娃娃不就在 你的身上吗?于是我们都反省自身,在自己的身上,自己的本性 中去寻求仁义礼智的善的根苗,加以培养,使之茁壮成长.
  抛开抽象的哲学论争不说,孟子的“性善论”思想是不是有 它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意义呢?

本文来源:http://www.jljhlq.com/z38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