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作文
作文
字数
高中
作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作文 > 读后感 > > 聊斋志异读后感(共7篇)

聊斋志异读后感(共7篇)

发布时间:2018-07-18 14:00:01    来源:精华作文网    访问:

【www.jljhlq.com--读后感】

聊斋志异读后感(一)

聊斋志异读后感100字
急需《聊斋志异》读后感100字的文章一片

《聊斋志异》是一部具有独特思想风貌和艺术风貌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多数小说是通过幻想的形式谈狐说鬼,但内容却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龄所生活的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思想愿望,熔铸进了作...

聊斋志异读后感(二)

聊斋志异中5个故事读后感
随便哪5个故事都可以【聊斋志异读后感】

《聊斋志异》读后感
一看到这本书熟悉的题目,不少人肯定会第一时间想起一个令人耳熟能详的故事电影——《画皮》,电影里那些恐怖夸张的故事情节时到今日仍然令我们心有余悸,所以很多人一定会误以为《聊斋志异》这本书是一本纯粹的恐怖小说,大错特错!这本经典耐读的小说如果单单停留在这么低级的层面的话,它还会从清代一直流传至今吗?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绝伦的一个个故事,它还通过让我们阅读这些故事从而领会到一个个意味深长的道理,让我们在阅读的同时也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今年寒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聊斋志异》.《聊斋志异》非常有趣,不久我就看完了这本书.《聊斋志异》是一部经典小说,是蒲松龄的著作.《聊斋志异》是古代灵异、志怪小说的集大成者,有“空前绝后”之美誉.《聊斋志异》看来偏偏讲的鬼、狐、仙、怪,其实字字都是人、情、世、态字里行间无不饱含着作者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智慧
从中我感受到,眼睛所看到那美丽的景象深处并不一定是美好的.正如俗话所说“人不可貌相,还水不可斗量.”往往那另人看不起的外表下,有着一颗纯洁、美好加钻石般透明闪亮的心灵,比海还深比宇宙还深的心灵.
其实,《聊斋》表面上在讲鬼、狐一类的故事,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在康熙时期的中后期,也就是蒲松龄所在的那个时代,贪污成风,赃官比比皆是,清官能有几个?比作者生活好的不少,比他生活差的更多,然而他们未必都会去思考这些社会问题.作者大胆地揭开了所谓“盛世”下的“烂疤”替那些饱受迫害的下层人民提出控诉!在这里,我又不禁佩服作者的慧眼明珠,佩服他敢于正视现实的精神.

聊斋志异读后感(三)

聊斋志异 500读后感

  你相信世上有鬼吗?不相信?我就相信.我告诉你啊,第一,左手食指有黑痣的人;第二,头发枯黄无光泽的人;第三,家里木梳超过4把的人;第四,凌晨2点47分洗脸的人;第五,凌晨1点44分出生的人;第六,额头发青的人;第七,在家中卫生间的镜子里可以直接看到窗户的人;第八,在5月14日打破碗的人.以上几种人呢,可以看见鬼.自己好好检查一下吧,嘿嘿!好了好了,闲话少说,总之,你看了《聊斋志异》就知道了.其中,我最喜欢的两个故事是《画皮》和《花姑子》,两相比较,《画皮》更恐怖一些,而《花姑子》有灵异之风.《画皮》讲的是一个鬼,它取人之皮披在自己身上冒充人,因而夺取了顾生的心脏,顾生的妻子陈氏幸好得到了一个乞丐的帮助,救活了顾生.而《花姑子》大家应该不陌生吧,安生(安幼舆)与美丽的獐子精花姑子之间的传奇故事,我也就不多说了.
  其实,《聊斋》表面上在讲鬼、狐一类的故事,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在康熙时期的中后期,也就是蒲松龄所在的那个时代,贪污成风,赃官比比皆是,清官能有几个?比作者生活好的不少,比他生活差的更多,然而他们未必都会去思考这些社会问题.作者大胆地揭开了所谓“盛世”下的“烂疤”替那些饱受迫害的下层人民提出控诉!在这里,我又不禁佩服作者的慧眼明珠,佩服他敢于正视现实的精神.
  最后,还是以作者的一首诗为结尾吧:
  姑妄言之故听之,
  豆棚瓜架雨如丝.
  料应厌作人间语,
  爱听秋坟鬼唱诗!【聊斋志异读后感】

聊斋志异读后感(四)

《聊斋志异》之婴宁读后感
350字左右.

《聊斋》是⼀部思想艺术都具有独特风 貌的⽂⾔⽂著作,是我国志怪传奇⼩说 系统中的代表.它以短篇的灵活多变, 把神话幻想与各种各样的⼈与⼈⽣紧密 ⽽巧妙地结合起来,以幻异的形象结构 刺贪刺虐,讽喻现实,美化爱 情和种种 ⼈情,造成许许多多亦真亦幻,富于意 蕴的艺术世界,其中,《婴宁》就是⼀ 颗璀璨的明珠. 在封建社会中,妇⼥所受的压迫可以说 是最深重的.⾃董钟舒提出了“三纲”之 后,妇⼥便被-迫的变为社会的牺牲品. 她们没有参加社会活动的任何权利,甚 ⾄连说话和欢笑的⾃由也遭到剥夺.“笑 莫露齿,⾔莫⾼声”就是最“形象”的描述 之⼀.婴宁便在这样的⼀个社会中诞⽣ 了.狐⼥所⽣,⿁⺟所育,嗜花爱笑, 天真⽆邪,封建礼教的远离,造就了⼀ 个像⼭花⼀样烂漫、⼭泉⼀样净澈的少 ⼥.
作者着重于描写主⼈公的外貌美和清纯 似⽔的性格.婴宁⼀登场,作者就以⼗ 分传神的⼿法勾勒出婴宁不同风格的形 象.婴宁爱笑,在⾃⼰家中,她笑得前 俯后仰;婴宁爱笑,在婆婆家中,她笑得 简直⽆法⾛路;甚⾄在婚典的礼堂上,婴 宁的笑让在场所有的⼈都⼤惊失⾊.婴 宁坦率地将⾃⼰的本质性格暴露⽆遗, 冲击着被封建思想毒害的⼈们.作者满 怀着理想,将⾃⼰对于归真返朴的⼈性 的向往全全寄托在了这个⼩⼩的少⼥的 ⾝上.“虽故逗,亦终不笑.” 婴宁来到了“⼈世”.⿊暗、混浊毁灭了 婴宁,也毁灭了她的笑.没有原因,就 这样的.停⽌了欢笑. 爱笑的纯清少⼥婴宁,在原先的⽣活 环 境中⾃由⾃在,想笑就笑,但到了“⼈ 间”后,却再也⽆法笑下去了,作者再次 ⽤他的笔深刻地揭⽰出婴宁所出的社会 的⿊暗.在蒲松龄笔下,孤⼥婴宁是⼀ 个顽⽪狡黠、不拘礼法、善良开朗的美 丽⼥⼦.作者通过叙述其与王⼦服的爱 情故事,表现了对理想⽣活 和美好⼈性 的追求,对封建礼教和社会污浊的批 判. 婴宁爱花也爱笑.花是极其美好的事 物,婴宁在她的⼭村⼩居中种满花草, 嫁⼊王家,也给王家带去了花的芬芳. 婴宁就像是花的化⾝,蒲松龄将她⽐ 作“笑矣乎”,⼭花般清净,没有解语花 的造作.
婴宁的笑容极具感染⼒,⽂中写道“每值 ⺟忧怒,⼥⾄,⼀笑即解”.可见,婴宁 的笑也是很美好的.但这美好的笑,却 也正是对封建礼教的藐视,就连⾏新好 礼,也因这笑⽽作罢,然⽽最终的结局 却是婴宁不再笑了.美好皆因封建礼教 ⽽遭压抑,让为为此感到怅然.
婴宁长于深⼭之中,不谙世事,性格⾥ 保留了天⽣的纯真,但可想⽽知,在经 历种种⿊暗之后,这份纯真也不再会被 保留了.
婴宁这⼀形象的塑造,正是蒲松龄对封 建礼教的控诉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婴宁是⼀个狐⼥,在坟墓⾥长⼤,他能 摆脱⼈世间任何的束缚,不受封建礼教 的规范,不受庸俗的世间⼈情污染,天 真⽆邪,纯洁透明,是现实⽣活中没 有的新⼈.王⼦服同样是⼀个思想单 纯、感情真挚的男⼦,作家让着两个⼈ ⾃由的结合,曲折的表现了他对世俗婚 姻的不满.《聊斋志异》中的爱情故事 不管是喜剧还是悲剧,⼈们都能寻着故 事发展的线索,窥见其中包含的尖锐的 社会⽭盾和深刻的社会⽭盾⽃争.
自己筛选~

聊斋志异读后感(五)

写在绿叶上的童话读后感

有一种情意,使人心心相印;有一种情意,让人牵肠挂肚;有一种情意,将人紧密联系...这样的情意,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就如千里马被伯乐赏识的那种感恩,就如浮云游子受慈母关切的那种感动,就如雨露对幼苗滋润的那种感激...绿叶对根的情意,跨越一切,深深地,深深地,让人无止境地感慨.
绿叶对根的情意,是令人感动的奉献.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即使生命凋零,也要化作春泥,用尘泥的挚爱来滋润花儿,使花儿茁壮成长.落红啊,你就如同绿叶对根的情意般,对花儿的爱,那么深沉,那么无私,那么真切,让我不由得叹息.
绿叶对根的情意,是让人震撼的付出.
《聊斋志异》中,富家小姐史连城与穷苦书生乔生的故事家喻户晓.他们之间的知己之恋,跨越了生死的界限.连城择婿,出亲自绣的《倦绣图》,征得题咏,乔生献诗:“慵鬟高髻绿婆娑,早向兰窗绣碧荷.刺到鸳鸯魂欲断,暗停针线蹙双蛾.”连城大喜,对乔生有意,私自传父亲之意,赠金以助乔生灯火.乔生感叹连城乃他知己.后来连城重病,乔生为报答知己之爱,亲手割下胸前之肉给心上人治病.“士为知己者死”真可谓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乔生对连城的情意,早已跨越尘世间平淡庸俗的爱,不计名份,不论身份,不管生死,在我看来,唯有这样纯洁的爱才配得起是那绿叶对根的情意.
绿叶对根的情意,是爱国情思的升华.
余光中的《乡愁》:...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中彻彻底底地把渴望海峡两岸统一的迫切心情表达出来,万千海外游子对祖国统一的这种情意就似那绿叶对根的情意般,情真意切,那一缕缕深切的情意,早已是深入人心.怀着这样的情意,我们深信,两岸统一必定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怀着这样的情意,我们期待,两岸统一为期不远...
轻轻地,微风拂过我的脸颊,悄悄地,绿叶对根的情意,早已在我心中萌芽,深深地,耳边荡漾起熟悉的旋律: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情牵着你.我是你的一片绿叶, 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春风中告别了你, 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无论我停在那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 如果我在风中歌唱, 那歌声也是为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请你祝福我 我也祝福你. 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不要问我,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 我的根在你的土地...【聊斋志异读后感】

聊斋志异读后感(六)

中华文化原典选读读后感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而中华文化的传播媒介丰富,尤其在书中到处能看到中华文化的缩影.
文体中涵中华文化.从古代到近代的中国文学著作,其文体大多为文言文形式,而这种形式至今仍被人们关注.文言文的文章在教材中增多,而文言文也成为了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方面.书的这一文体,包含着深厚的中华文化,无论是《论语》、《史记》还是《红楼梦》、《聊斋志异》都从中渗透出一股源远流长的文化精髓.诗歌也是一个很平常的文体,但中国的古诗另有一番文化的内涵.无论是《诗经》、《楚辞》中的古体诗,还是《唐诗三百首》中的近体诗,都有一股浓浓的中国味道,文化也随之展现于世人眼前.中国的文体多样,在书中,则能尽收眼底,从书中,使人不禁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书中艺术涵中华文化.艺术是一个反映文化的重要方式,而其载体之一,就是书.《天工开物》,让人感叹年味的美妙;《衣装秘语》揭开了中国装饰的奥妙.也许,在这些书中,艺术是主体,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华文化暗藏其中,工艺美术是中华文化,年画是中华文化,服饰也是中华文化.不久前,听到一则新闻:一位上海女士,想将其设计的旗袍以及旗袍表演团队带到欧洲、美洲等地区.但她没有考虑到旗袍早已在世界各地传播,唐人街上到处可以看到穿旗袍的蓝眼睛金发女郎.而这一切不仅在于海外华侨的贡献,更多的在于书的作用.书的传播使中华文化的传播更进一步,而中华文化的艺术魅力也会永藏于书中.
文化人传播中华文化.读到文化人,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中国历史上许多有名的诗人作家.从《小说老子》、《说李白》到《鲁迅评传》、《余秋雨人生哲言》都可领略一代代文化人所折射出的中华文化.人是一个国家的代表,璀璨的中华文化也像这些文化人一样不断发展完善.
中华文化,一个底蕴深厚的名词,而从书中,我们可以不断吸取文化的养料,懂得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修养自己,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从书中,我们感受中华文化,我们理解中华文化,我们为中华文化而自豪.

聊斋志异读后感(七)

读后感观后感等类似作文要注意那几点?

一、谈读后感的写作 (一)什么是读后感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二)读什么 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简·海丽说:“每天给孩子读哪怕只是10分钟的文学作品,对孩子的成长都是大有裨益的.” 读什么,问题像是不复杂,却相当难答.因为,如果话说得过于概括,比如“开卷有益”,什么都可以读,意思自然也不错,可是不能实用;如果转到另一极端,说得过于具体,困难就会更多, 一言以蔽之,说“要读好的”.这像是一句近于滥调的模棱话,却不得不说,因为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如果取法乎下,所得自然只能是下下了.传说王羲之学书法,起初以卫夫人为师,总是不能满足,及至北上,看到汉魏名家碑版,才卓然成家.其实卫夫人也是“上”手,王羲之不满足,是因为还有“上上”.学作文是一理,说极端一些,如果你诵读的文章就不通,或者百孔千疮,就算你学像了,也不过是不通或百孔千疮.要好,必须取法乎上,最好是上上.过去的古文家,如明朝归有光,一生用力于《史记》,这是取法乎上上,所以造诣能够超过一般人.这里只是举例说明,读好文章是写好了的必要条件,甚至是充足条件. 到此,同学一定要追问,怎么算好呢?这又是个一言难尽的问题.杜甫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有不很相信世人评论的意味.但是不管作者同意不同意,既然给世人看,世人总是要评论的;而评论则常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同是陶渊明诗,写《诗品》的钟嵘不大看得起,到唐宋就成为高不可及; 这样说,文章就不能分别高下了吗?自然不是,比如古代的庄、列、史、汉、唐代的李、杜、韩、柳,宋代的欧、曾、三苏,无论就作品说还是就作家说,几乎都承认是大手笔.这样评定,标准是前面曾经谈到的,一方面是内容好,深刻,妥善,清新,能使人长见识,一方面是表达好,确切,简练,生动,能使人清楚了解,并享受语言美,这里不再详说.所谓读好的,就是读内容和表达两方面都可资取法的作品. 我们作文是用现代语写,读当然主要是现代作品,而 这些,绝大部分还没有写入文学史,怎么 办?办法是: (1)当然是自己能辨别最好. (2)求助于流行的评论.这常常见于各种形式的文字,杂志报纸上的介绍,书的引言,收入选本(包括课本),甚至出版社的广告,等等; (3)向知者求教.知者很多,语文老师,以及老一辈的读书人,都是知者,自己不知,可以问他们. 选读物,能够分辨好坏之后,还有确定类别的问题,就是要读或多读哪类作品,少读甚至不读哪类作品.当然要先读语文课本上的作品以及规定的课外读物.这不够,为学作文而想多读,选读物的时候要考虑以下一些情况. (1)文体要是常用的,或说容易移用于作文的.举例说,广义的散文(包括以记事为主和以说理为主的)比诗歌、小说好.诗歌的语言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有时可以故意晦涩,两句之间常常断而不贯,这如果学了来,对作文就弊多利少.小说对话多,描写多,有些年轻人读小说多而读其他文体少,作文拿起笔就想描画人物、景色,至于记眼前琐事,说理,即使很浅易的也不知如何下笔,这就是未得其助而反受其扰.我的经验,在这方面,有时候也难免要捏捏头皮.比如读鲁迅作品,不少年轻人会感到,小说比杂文有趣味,容易读,可是就学习作文说,我还是劝你把更多的力量用在杂文方面. (2)多读本国作品好;读翻译作品,最好选文字格调接近汉语的.理由很简单,我们作文,语句要是中国味,不是外国味. (3)不要只图好玩、省力.这方面,我想举个极端的例.大家都知道,有不少青少年,还有些中年人,热心读书,甚至在车上也手不释卷,而看的却总是小人书.看小人书当然不是坏事,不过,如果你看的总是这类读物而不及其他,想作文有进益就很难,因为小人书的文字是解说图画,断断续续,而看的人又常常是一目十行,略会其意而等于没有读.想学作文就不得不舍易就难,下苦功,多念些讲道理的作品.这类作品,初学会感到难读,没兴趣,但它可以使读者增长知识,锻炼思路,学习说理手法,这正是好的作文时时要用到的.还有,常读这类作品,有所得,会产生更深厚的兴趣,这是学而有成的最有力的保证. (4)刚才说到讲道理作品的难读,这里还要泛泛说说“难”.选定读物,有时候宜于故意找一两种超过自己能力的,用陶渊明“不求甚解”的办法读.记得小时候看《聊斋志异》,许多词句搞不清楚,总的情节却又像是知其大略,就这样,过些时候再看,疑问就少多了.这是不求甚解的提高,情况是,难几次,难的会化为易,易的自然就更易了.有不少青年人不了解这种道理,比如也相信鲁迅作品很好,应该努力学习,可是不敢读杂文,说是不懂.这种避难就易的态度是错的,应该反过来,因为难,偏偏要读.敢碰难,使难化为易,学业(包括作文)才能够大幅度提高. (5)要灵活处理杂与专的问题.所谓杂是内容、表达、作家都要求多方面,这样交错着读,可以兼收并蓄.但杂之中也容许专,比如读某一家的某类作品,感到所得多,兴趣浓,就可以多读一些. 以上是谈类别问题.还有范围问题,就是读多少合适.原则上说,多读比少读好,因为所读越多,融会贯通越容易,越高超.如宋朝王荆公和苏东坡,是连佛书、道书也很熟悉的.现代人自然还可以超过他们,因为他们不会外文.这是说,如果有条件,无妨古今中外.如果真能古今中外,博览之后能吸收,笔下就有可能融合荀子和亚里士多德而出现谨严,融合孟子和西塞罗而出现畅达, 最后,还要知道选读物的门路,以便扩大选择面.这主要是目录学的常识,附近图书馆或文化馆的情况,书刊出版情况等.这用不着多大力量,常留心就可以了.

本文来源:http://www.jljhlq.com/z5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