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作文
作文
字数
高中
作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作文 > 童话故事 > > 孔融让梨读后感(共4篇)

孔融让梨读后感(共4篇)

发布时间:2018-05-23 09:04:32    来源:精华作文网    访问:

【www.jljhlq.com--童话故事】

孔融让梨读后感(一)

孔融让梨的故事
稍简短一点
至少300字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疲乏:“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孔融小时候,不仅学习勤奋,而且善于思考.父亲外出拜客总是带着他去.10岁那年,他随父亲来到洛阳.正逢洛阳太守李膺大府内走.这时守门人忙把拉,问道:“你是哪家小孩,到一边玩去!”孔融严肃地回答说:“请你们进去通报,山东孔融来访.”守门人见他一本正经,也不知是什么来头?笑着问:“小公子,可有红贴?”孔融说:“我家和你家主人世代交往,又有师生之谊,无需红贴,只管通报.”守门人怕慢待贵客,只好进去通报.这时李膺正和许多文人雅士交谈,听了通报,一时想不起这位孔融和自己家庭是什么关系,只好哈哈:“请进!”小孔融兴冲冲走进大厅,一边向主人问候,一边拱手招呼各位来宾,态度不亢不卑.李膺一边让座,一边打量着这位俊才少年,心里好生奇怪:这小孩从未见过面,而他为何自称通家呢?于是,李膺问道:“小公子,你说我们两家世代交情,我怎么想不起来啊!”孔融微笑着说:“500年前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孔子姓孔,老子姓李,说明孔、李两家500年就有师生之谊.今你性李,我姓孔,也是师生关系,我们两家不是累世通家吗!”
孔融语出惊人,在座客人无不暗暗称奇.太守李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小公子真神童也.”唯有太中大夫陈韪不以为然,冷冷地说:“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后未必有作为.”面对挑战,孔融笑着说:“这样说来,先生小时候一定很聪明.”这一巧妙对答,弄得陈韪面红耳赤无言回对,暗暗坐在一旁生气.孔融则目不斜视,装着大人模样,一本正经地喝着茶,引得众人哈哈大笑.【孔融让梨读后感】

孔融让梨读后感(二)

有关孔融让梨的故事(完整的)快!【孔融让梨读后感】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疲乏:“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孔融小时候,不仅学习勤奋,而且善于思考.父亲外出拜客总是带着他去.10岁那年,他随父亲来到洛阳.正逢洛阳太守李膺大府内走.这时守门人忙把拉,问道:“你是哪家小孩,到一边玩去!”孔融严肃地回答说:“请你们进去通报,山东孔融来访.”守门人见他一本正经,也不知是什么来头?笑着问:“小公子,可有红贴?”孔融说:“我家和你家主人世代交往,又有师生之谊,无需红贴,只管通报.”守门人怕慢待贵客,只好进去通报.这时李膺正和许多文人雅士交谈,听了通报,一时想不起这位孔融和自己家庭是什么关系,只好哈哈:“请进!”小孔融兴冲冲走进大厅,一边向主人问候,一边拱手招呼各位来宾,态度不亢不卑.李膺一边让座,一边打量着这位俊才少年,心里好生奇怪:这小孩从未见过面,而他为何自称通家呢?于是,李膺问道:“小公子,你说我们两家世代交情,我怎么想不起来啊!”孔融微笑着说:“500年前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孔子姓孔,老子姓李,说明孔、李两家500年就有师生之谊.今你性李,我姓孔,也是师生关系,我们两家不是累世通家吗!”
孔融语出惊人,在座客人无不暗暗称奇.太守李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小公子真神童也.”唯有太中大夫陈韪不以为然,冷冷地说:“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后未必有作为.”面对挑战,孔融笑着说:“这样说来,先生小时候一定很聪明.”这一巧妙对答,弄得陈韪面红耳赤无言回对,暗暗坐在一旁生气.孔融则目不斜视,装着大人模样,一本正经地喝着茶,引得众人哈哈大笑.【孔融让梨读后感】

孔融让梨读后感(三)

中国历史小故事读后感500字左右

【孔融让梨读后感】 今天,当我翻开《孔融让梨》时,我的心在震撼.“谦让”,一个简单的词,却有着多么丰富的涵义.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在东汉末年东汉鲁国有一位叫孔融的孩子,文学家,十分聪明,也非常懂事.孔融还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孔融四岁时,妈妈买了几个梨子回来,父亲让孔融先挑.可是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父亲见了,感到很纳闷,就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呢?”孔融回答道:“大的留给哥哥吃.”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呢,弟弟不是比你还小吗?”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是哥哥,所以弟弟要吃大的.”听了孔融的话,大家都夸他是个懂得谦让的好孩子.
看完这个故事,使我受益深浅,也让我不经想起了我在生活中的种种.我自惭形秽孔融将最大的梨让给了哥哥,而我呢?不仅没有这样做,还总是和妹妹抢东西,我身为姐姐,却连当弟弟的孔融也不如.每次吃水果,我就第一个冲过去,把最大最甜的水果吃掉,从来没想过父母和妹妹.
孔融四岁时就知道谦让,我从来没有真正的谦让过.今天,我终于感悟,谦让是多么的伟大啊!
我们应该从小就要向孔融学习,养成尊老爱幼,尊长的习惯.孔融是我们生活中每个人的榜样,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比如将位置让给老爷爷老奶奶啊,将水果给别人吃呀,什么事都可以做的.
让我们发扬孔融精神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吧! 【孔融让梨读后感】

孔融让梨读后感(四)

美德故事孔融让梨的主要内容

【孔融让梨读后感】 孔融让梨的故事最早应见《世说新语笺疏》:
续汉书曰:“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也.高祖父尚,钜鹿太守.父宙,泰山都尉.”融别传曰: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
《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融家传》曰:‘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故事
孔融,字文举,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他是泰山都尉孔宙的第二个儿子.孔融四岁的时候,某年某月,正好是他祖父六十大寿,来客很多.有一盘酢梨,放在寿台上面,母亲叫孔融把它分了.于是孔融就按长幼次序来分,每个人都分到了自己就得的一份,唯独给自己的那一个是最小的.父亲奇怪地问他:"别人都分到大的梨子,你自己却分到小的,为什么呢?‘孔融从容答道:"树有高的和低的,人有老的和小的,尊敬老人敬得长辈,是做人的道理!"父亲很是高兴.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汉朝.小孔融也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但是大多数人们却不知,让梨另有蹊跷,如果只把大的梨给了哥哥,那便不足为奇,但是他又把大梨让给了弟弟,这就要引人深思,让给哥哥理所当然,让给弟弟便说不通了,这时就有人指出年纪轻轻城府便如此之深,大了还如何是了.但是坏的总是不会传下去的,就像孔融成年后抛妻弃子,独自逃命,知道之人也寥寥无几.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俊秀.汉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经刘备表荐兼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不久,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后因触怒曹操而为其所杀.
孔融能诗善文,曹丕称其文“扬(扬雄)、班(班固)俦也.”散文锋利简洁,代表作是《荐祢衡表》,其六言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孔北海集》.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古人对道德常识非常重视.道德常识是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融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本文来源:http://www.jljhlq.com/z36824/